
[luminosity;intensity of light] 恒星或其它天體光源的輻射量,通常以太陽的輻射強度或以厘米·克·秒制單位來表示
(1).光明吉慶的征兆。《文選·班固<典引>》:“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遺章。” 李善 注:“未有告之以光明之度,而遺其篇章。” 張銑 注:“無大慶之瑞亦妄遺跡於舊傳。”
(2).亮度。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四:“譬如圖畫所繪錄的景象中,色彩則有濃有淡,光度則有明有暗。”
(3).光源所發的光的強度,通常以燭光為計算單位。
(4).光潔度的簡稱。
光度是描述光源輻射特性或發光強度的術語,具體含義因學科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
天文學中的光度
指天體在單位時間内輻射的總能量(即輻射通量),通常以太陽的輻射強度為基準,或以厘米·克·秒制單位表示。例如,恒星的光度與其大小和溫度直接相關,是衡量天體能量輸出的重要參數。
光度學中的光度
涉及人眼對光強度的感知,通過“光度函數”對不同頻率的輻射功率進行加權計算。由于人眼對550nm的綠光最敏感,光度學中的亮度測量會優先考慮這一波長範圍的輻射。
與亮度的區别
補充說明:日常語境中,“光度”也可泛指光源的明亮程度,但專業領域需嚴格區分其科學定義。更多細節可參考天文學或光學相關權威資料。
《光度》指的是光的強度和亮度的度量單位。它用來描述光線的能量和亮度等特性。
《光度》的拆分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光」和「度」。其中「光」的部首是「光」,筆畫為6劃;「度」的部首是「癶」,筆畫為7劃。
《光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在古代漢字發展過程中,光度一詞常用來描述光線的強弱和亮暗程度。
《光度》的繁體字為「光度」。
在古代,「光度」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漢時期常用的寫法為「炗度」,表示光線的亮度。
1. 這個測量儀器可以準确地測量出光度的數值。
2. 她的眼睛閃爍着明亮的光度。
1. 光度計:用于測量光的強度和亮度的儀器。
2. 紅外光度:指的是在紅外波段的光線強度和亮度。
1. 亮度:指事物發出或反射的光的明亮程度。
2. 強度:指物體、光線、聲音等的強弱程度。
1. 暗度:指光線的暗淡程度或事物所發出光線的低亮度。
2. 弱度:指光線或事物的光亮程度較低、弱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