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升的意思、鬥升的詳細解釋
鬥升的解釋
(1).鬥與升。喻少量、微薄。《莊子·外物》:“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 唐 劉禹錫 《送張盥赴舉詩》:“乞取鬥升水,因之雲漢津。” 宋 蘇轼 《上梅直講書》:“其後益壯……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鬥升之祿。”
(2).借指少量的糧食。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不數年,財産蕩盡,無以為計,乃伐墓木以易鬥升。” 清 方文 《春日齋居雜詠》之一:“近水借衡宇,遠村遺鬥升。” 清 曹寅 《硯山歌》:“此山雲自樵夫得,褐裹入市易鬥升。”
(3).指微薄的俸祿。 宋 陸遊 《和陳魯山詩》之二:“哀哉鬥升故,諂忘兩憑架。”
詞語分解
- 鬥的解釋 鬥 ǒ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鬥酒隻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 量糧食的器具:鬥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 形容小東西的大:鬥膽。 形容大東西的小:鬥
- 升的解釋 升 ē 容量單位。 量糧食的器具。 向上,高起,提高:升力(亦稱“舉力”)。升格。升華(a.固态物質直接變為氣;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煉)。升遷。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學問造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精
專業解析
"鬥升"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兩個古代容量單位"鬥"和"升"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 本義:古代容量單位
- 鬥 (dǒu): 古代量器名及容量單位。一鬥通常等于十升。其形制多為方形或鼓形,用于量取糧食等。《說文解字》釋:"鬥,十升也。象形,有柄。" 其作為具體量具和單位,在曆史上被廣泛使用于糧食交易、稅收等領域。
- 升 (shēng): 古代量器名及容量單位。一升等于十合,十升為一鬥。《說文解字》釋:"升,十龠也。從鬥,亦象形。" 升是比鬥更小的容量單位。
- 鬥升: 組合使用時,"鬥升"泛指容量不大的量器或指代少量的糧食、俸祿等實物。它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計量單位,而是"鬥"與"升"的并稱,強調其作為較小容量單位的屬性。例如,"鬥升之祿"指微薄的俸祿。
二、 引申義:指微小的數量或微薄的待遇
- 由于"鬥"和"升"都是相對較小的容量單位(尤其在涉及國家賦稅、官員俸祿或大宗交易時),"鬥升"很自然地引申指數量微小、價值不高的事物。
- 最常見的引申義是"微薄的俸祿"或"微小的利益"。 例如:
- "鬥升之祿": 指非常微薄的官俸或收入。此用法常見于古籍,形容官職低微或待遇菲薄。如韓愈《祭十二郎文》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鬥斛之祿"意思相近,後世常以"鬥升之祿"形容小官微俸。
- "鬥升之水": 比喻數量極少、作用有限的東西。典出《莊子·外物》中鲋魚求"鬥升之水"活命的寓言,後世用以形容急需的、但需求量不大的援助,或指力量微薄。
- 在現代漢語中,"鬥升"一詞已不常用,其本義基本被現代計量單位取代。但在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如引用典故、形容微薄之物)時,其引申義仍可能被使用,主要保留在"鬥升之祿"、"鬥升之水"等固定表達或成語中,用以形容極其微小的份額、利益或待遇。
"鬥升"本指古代較小的容量單位"鬥"和"升",後引申指微小的數量,尤其特指微薄的俸祿或利益(如"鬥升之祿"),或比喻量少但可解燃眉之急的事物(如"鬥升之水")。它是一個帶有古語色彩的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書面或引用典故的情況。
主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對"鬥"、"升"、"鬥升"的詞條釋義及書證引用。
- 《說文解字》(許慎撰) - 對"鬥"、"升"字的本義解釋。
- 《古代漢語詞典》 - 對"鬥升"及相關成語的釋義和用例說明。
- 《莊子·外物》 - "鬥升之水"典故的原始出處。
- 曆代文學作品(如韓愈文) - "鬥升之祿"概念的使用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鬥升”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
本義與比喻
字面指古代容量單位“鬥”和“升”,比喻數量極少或事物微薄。例如《莊子·外物》中“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以“鬥升之水”形容極少的救命之水。
-
引申為少量資源
可代指少量的糧食或物資。如宋代陸遊詩句“哀哉鬥升故”描述微薄俸祿,清代方文“遠村遺鬥升”指代糧食匮乏。
-
象征地位提升
部分語境中(如職場、國家發展),“鬥升”引申為力量、地位的逐步增強,例如“鬥升之祿”表示官職晉升。
使用注意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含義,避免與“升鬥”(常指平民生活)混淆。古典文獻中多取“少量”義,現代用法更傾向比喻性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邦誣備災不倒澄徹遲伫蠢俗倒箧傾筐點花茶電子計算機牍書膏茶貢市弓子鋪匦使海陸風灰釘毀短簡在帝心郊薮教胄節士籍名鏡光鏡花緣京劇錦肆刊潤窟郎闊悉老大人辣子角冷厲遼甯大鼓麟駕龍蟠虎遶魯般尺難說話兒臬府奴家缥缈披哆破家竭産曝曬奇人屈才上城聖米是得食古不化天殛迢越稊田歪充外江話猬毛甕間問知烏絲闌香滲滲賢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