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遲伫的意思、遲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遲伫的解釋

猶躊躇。 唐 王翰 《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香扇斜開九華照,含情遲佇惜韶年。” 明 湯顯祖 《與曾金簡》:“迴鴈有音,遲佇無盡。”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字音假借》:“躊躇可作遲佇,又可作跢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遲伫”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由“遲”和“伫”兩個單字複合而成。從構詞法來看,“遲”本義為緩慢、延遲,《說文解字》釋為“徐行也”;“伫”則指長時間站立,《玉篇》注為“久立也”。二字結合後,“遲伫”在語義上呈現以下三層内涵:

  1. 基本義:表示因猶豫或思考而長時間停留。例如《文選·謝朓〈酬王晉安〉詩》中“怅望心已極,惝怳魂屢遷”,李善注引呂向曰:“遲伫,猶躊躇也”,體現駐足不前的狀态。

  2. 引申義:在文學語境中常引申為對事物或情感的深沉凝望與期待。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細雨》中“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清代學者馮浩箋注“遲伫”為“凝神久立,若有所待”。

  3. 語用特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體,尤以詩歌、散文為典型載體,表達含蓄的情感張力。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該詞可描述“因思緒紛繁而緩慢停留”的心理活動。


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徐铉校訂本
  2. 《玉篇》宋刻本
  3. 李善注《文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遲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í zhù,主要由“遲”和“伫”兩字組成,其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表示行動遲緩、拖延不前或猶豫不決的狀态。例如形容人因躊躇而未能及時行動。

  2. 字義分解

    • 遲:指時間晚、速度慢,如“遲緩”“遲到”;
    • 伫:意為長時間站立或停留,如“伫立”“伫望”。
      兩字組合後,整體引申為因猶豫或行動緩慢導緻的停滞狀态。
  3. 出處與例句
    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如:

    • 唐代王翰《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香扇斜開九華照,含情遲伫惜韶年”;
    • 明代湯顯祖《與曾金簡》:“迴鴈有音,遲伫無盡”。
      這些用法均體現了“因情感或思緒而停留、徘徊”的意境。
  4.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遲伫”,更多以近義詞“躊躇”“猶豫”替代,屬書面或古典語境詞彙。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體用法,中的引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襃表犇呼表表促裝打賴颠隊冬臧跺泥兒母發夾發薦梵服烽戍幹仆錧轄黑鵶鵶覈見會審姣妙交蝕蛟室踖踧急鬥傑牙警官精瑩眷寵巨镬儁望柯榦辣豁豁琅簡令人捧腹鹿盧蹻冒黩媚趣冥言腦袋匿名書辟非皮科兒纰軟寝頓青句秦宮塊礫乳白三緻意盛宣懷神山甚雨瑣碎鐵鳳王揚微鮮汙墁孝敬笑嚬小宴霞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