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 時邊疆的少數民族名。《魏書·高祖紀上》:“ 闊悉國 遣使朝貢。”
“闊悉”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闊悉”指南北朝時期邊疆的一個少數民族名稱,常見于曆史文獻記載。其拼音為kuò xī(注音:ㄎㄨㄛˋ ㄒ一)。
該詞最早見于《魏書·高祖紀上》的記載:“闊悉國遣使朝貢。”,表明這一民族曾與北魏政權有過朝貢關系,屬于當時邊疆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闊悉”作為少數民族名,具體地理位置和族群特征在現有文獻中記載較少,推測可能活躍于南北朝時期的西北或北方邊疆,屬于古代民族遷徙與融合的組成部分。
“闊悉”是一個曆史專有名詞,主要用于描述南北朝時期的特定邊疆民族。若需進一步了解其族源或文化特征,可查閱《魏書》等南北朝史籍。
闊悉(kuò xī),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廣泛而深入地了解事物或情況。
闊的部首是門(mén),它包含5個筆畫;悉的部首是心(xīn),它包含7個筆畫。
闊悉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莊子·逍遙遊》:“洋洋乎散乎其所以不束于心者,悉而無一不入也者。”這裡的“悉”指的是廣泛而全面地了解。
闊悉的繁體字為「闊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闊悉分别可以寫作「闊細」或「闊析」。之後逐漸演變為現代的「闊悉」。
1. 他讀了很多書,對曆史文化有很深的闊悉。
2. 這個專家對這個領域的研究非常闊悉。
闊大、闊佬、闊佬子、闊别
廣泛、全面、博覽
狹窄、膚淺、片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