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斛的意思、鬥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斛的解釋

(1).鬥與斛。兩種量器。亦泛指量器。十鬥曰斛。《莊子·胠箧》:“為之鬥斛以量之,則并與鬥斛而竊之。”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調權衡,平鬥斛。”

(2).形容少量、微薄。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師,以求鬥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3).借指少量糧食。《宋書·吳喜傳》:“朝廷乃至鬻官賣爵,以救災困,鬥斛收歛,猶有不充。”《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災傷之處,州縣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廂軍。但據所有鬥斛,救濟農民,俟向後稍豐,使各復舊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鬥斛是古代兩種重要的容量計量器具,其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釋義

“鬥”與“斛”均為古代量器名稱:


二、曆史演變

  1. 容量變遷:

    唐代以前,一斛等于十鬥;唐末至宋元時期,因度量衡制度調整,逐漸演變為一斛五鬥(約合現代60升)。

  2. 制度規範:

    曆代官府對鬥斛形制有嚴格規定,如《漢書·律曆志》明确其作為“五量”(龠、合、升、鬥、斛)的核心地位。


三、文化延伸


參考資料: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版或中華經典古籍庫等可信平台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鬥斛”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量器單位
    指古代的兩種容量單位,“鬥”與“斛”。十鬥為一斛,主要用于稱量糧食。例如《莊子·胠箧》中提到:“為之鬥斛以量之,則并與鬥斛而竊之。”

  2. 形容少量、微薄
    引申為形容事物數量極少或價值微小。如韓愈《祭十二郎文》中寫道:“以求鬥斛之祿”,指微薄的俸祿。

  3. 借指少量糧食
    在部分文獻中直接代指糧食,例如《吳越春秋》中提到“平鬥斛”,即調整糧食量器的公平性。


二、成語用法

“鬥斛”作為成語時,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争鬥難分勝負。這一含義源自古代用鬥斛衡量事物的公平性,後演變為形容實力相當的對抗狀态。例如:“兩人棋逢對手,如鬥斛般難分高下。”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例句

  1. 《淮南子·泰族訓》:“江海不可鬥斛也。”——形容江海的浩瀚無法用鬥斛衡量。
  2. 管糧需公平,“縱鬥斛、踢斛”會導緻民怨。——強調量器使用的公正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度量衡制度,可參考《莊子》《吳越春秋》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一元士逼逼璧合珠連布帆無恙殘丑産兒長長成行持久戰垂勳倒映電熱毯鍉針二形改盟感喟擱淺故壘亨彪花裡胡哨揮灑減法焦冥攈拾快心滿志寬網勞勞淪毀明刊迷眩磨形煉性挐首粘結嶷然牛錄牛山歎牛蘈批毀蒲辇鎗摐乾乾遷騰峭深凄憫清洌可鑒輕刑秋天啟沃七星劍容濟申治疏不閑親踏踐通書土彊魏紅文淵閣憲牌淆舛逍遙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