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 宋 置。主管鑄錢貿易之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本朝制置使,始於 楊允恭 。 太宗 命 允恭 為 洛苑 副使, 江淮 、 兩浙 都大發運,擘畫茶鹽捕賊事。”《正字通·大部》:“都大,官名。 宋 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刑序官。”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六》。
(2).原來;本自。 唐 元稹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都大資人無暇日,泛池全少買池多。” 唐 杜牧 《雲》詩:“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宋 邵雍 《有客吟》:“枉尺直尋何必較,此心都大不求全。”參閱 張相 《詩詞曲語詞彙釋》“都大”條。
“都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釋義:
一、副詞用法:表示總括全部,相當于“全都”、“總是”
二、方言名詞用法:指稱父親
“都大”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資料進行解讀:
一、官職名稱(宋代設置) 宋代設立的專職官職,主要掌管鑄錢、貿易等經濟事務。根據《能改齋漫錄·事始一》記載,該官職始設于楊允恭任洛苑副使時期,具體職責包括管理江淮、兩浙地區的茶鹽貿易和捕賊事務。另據《正字通·大部》補充,宋代存在兩種“都大”官職:提舉茶馬司和提點坑冶鑄錢司,兩者均與財政經濟管理密切相關。
二、副詞性短語(表“原來/本自”) 唐代已出現該用法,表示事物原本的狀态或強調事實。例如元稹《有所教詩》中“都大須看各自宜”,意為“原本需要根據各自情況而定”。這種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常見,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辨析提示: 需注意與“大都”(dà dū)區分,後者多指元代京城(今北京)或作副詞“大概”使用。兩詞雖字形相近,但含義和用法截然不同。
白菀白席逼促兵喪不值一駁長腰傳素痤贅蕩隳蹬道底簟定親度牒多生番佛犯威付法覆甑黼帳共立簋實桂苑寒浔嘿記恒态紅蘭潢漭機釜極光激合錦文濟勝資稷下先生即阼砢碜拉拉科臬狂态來何暮煉力鍊球呂公旄節眉間門環門庭赫奕命裡注定模碑木脈普耳散豁食醫順性粟土桐封投化脫貧脫逸完蛋惟利是營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