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的水涯。 元 朱6*德潤 《泛太湖訪友》詩:“依依桑梓邨,拍拍枕寒潯。”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寒浔漢語 快速查詢。
“寒浔”是一個漢語詞語,其釋義及背景信息如下:
基本釋義
指寒冷的水涯(即水邊或水域邊緣的寒冷地帶)。該詞由“寒”(寒冷)和“浔”(水邊)組合而成,多見于古代詩文。
出處與例句
元代朱德潤在《泛太湖訪友》一詩中曾用此詞:“依依桑梓邨,拍拍枕寒浔。”此處通過“寒浔”描繪太湖邊的清冷意境,表現自然環境的蕭瑟感。
拼音與注音
用法特點
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古典文獻研究,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意象。
其他說明
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網絡解釋”或“冷僻詞”,可見其使用範圍較窄,需注意與現代詞彙的區分。
若需進一步分析詩句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泛太湖訪友》的完整文本或相關文學評注。
《寒浔》是指寒冷而清澈的潭水,常用來形容冰冷而澄清的景象。
《寒浔》的拆分部首為宀和水,部首為宓水。
《寒浔》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寒浔》一詞源于古代漢族的民間文化,描繪了冬天潭水的特點。
繁體“寒浔”寫作“寒潯”。
在古代,寒浔的寫法為“寒潯”,它的筆畫數和現代的寫法一樣,都是12畫。
1. 冬日的清晨,湖面上凝結着寒浔的冰晶,美得令人屏息。
2. 雨後的小溪泛着寒浔,清澈見底,宛如一幅畫卷。
1. 寒雨:寒冷的雨水。
2. 浔陽:浔陽江的簡稱,指江西省九江市所在地。
3. 潭水:深水較窄的湖泊或河流水域。
1. 寒冰:寒冷的冰塊。
2. 寒潭:冷得令人發抖的湖泊或深潭。
1. 溫暖:不冷的。
2. 清澈:不渾濁、不混濁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