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立的意思、共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立的解釋

古代站立姿勢的一種。謂身體微曲以示恭敬。共,通“ 恭 ”。 漢 賈誼 《新書·容經》:“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閒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共立”一詞的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古代禮儀中的站立姿勢
指身體微曲以示恭敬的站姿,出自漢代賈誼《新書·容經》。具體分為三種形态:

  1. 經立:身體端正,肩背平直,手臂自然下垂。
  2. 共立:在“經立”基礎上略微前傾,體現恭敬(“共”通“恭”)。
  3. 肅立/卑立:彎腰幅度更大,表達更深層次的謙卑。

其他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共立”可表示多方合作共同建立事業(如),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與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有關,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建議:若涉及古文或禮儀研究,應優先參考《新書·容經》的原始描述;若為現代場景,需确認是否為引申義或特定領域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共立的意思

共立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形容共同建立或共同立場的意思。它通常表示人們在某個議題或行動中達成共識,一起努力共同構建某種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共立這個詞的部首是立(lì),它指的是立字底部的部首;共立的總筆畫數為5畫。

來源

共立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哀公十九年》中,意思是"彼此協力共同建立立場"。後來逐漸被人們引申為共同建立某種事物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共立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共立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我們共立了一個共同的目标,希望能夠共同努力實現。

2. 他們共立起一座大橋,使人們的出行更加便利。

3. 通過共立的努力,我們終于成功打破了這個困境。

組詞

共構、立場、建立、共同、立意、共識、合作

近義詞

共創、共同、聚集

反義詞

獨立、分立、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