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陽的意思、獨陽的詳細解釋
獨陽的解釋
有陽無陰。古人謂一切事物必須陰陽相濟,獨陽無陰,則事物難成或會發生弊病。《穀梁傳·莊公三年》:“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範甯 注引 徐邈 曰:“古人稱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然則傳所謂天,蓋名其沖和之功,而神理所由也。” 楊士勳 疏:“陰能成物,陽能生物,天能養物,而總雲生者,凡萬物初生必須三氣合、四時和,然後得生,不是獨陽能生也。” 唐 韓愈 《論今年權停選舉狀》:“君者,陽也;臣者,陰也。獨陽為旱,獨陰為水。今陛下聖明在上……而羣臣之賢,不及於古,又不能盡心於國,與陛下同心,助陛下為理,有君無臣,是以久旱。”參見“ 獨陰 ”。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陽的解釋 陽 (陽) á 明亮。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與“陰”相對: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二氣。 指“太陽”:陽光。陽面。陽曆。向陽。夕陽。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陽
網絡擴展解釋
“獨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來源權威性和文獻依據綜合分析:
一、傳統哲學概念(主流解釋)
根據《穀梁傳》及唐代文獻記載,指陰陽失衡的狀态:
- 本義:僅有陽氣而無陰氣
- 核心思想:源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哲學觀,強調陰陽調和是萬物生長的必要條件
- 文獻佐證:
- 《穀梁傳·莊公三年》:「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 韓愈《論今年權停選舉狀》:「君者,陽也」喻示單極狀态的弊端
二、現代引申用法(存疑解釋)
查字典等現代工具書标注為:
- 字面組合義:形容獨自一人的孤獨狀态
- 使用建議:該解釋未見于古代典籍,可能是現代語言演化産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建議在學術文獻或傳統文化研究中采用第一種解釋,若在現當代文學中遇到第二種用法,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語義。要獲取更權威釋義,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陽,這個詞意思是指獨自一人在陽光下享受安甯和舒適的感覺。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犬”和“日”。其中,“犬”是表示狗的意思,“日”是表示太陽的意思。
獨陽的拆分部首是犬和日,犬屬于犬部,日屬于日部。獨陽的拆分筆畫是7畫,其中犬部的畫數是4畫,日部的畫數是4畫。
獨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古時候,獨陽的寫法可能有些不同。它可能會寫成“獨陽”,其中,“獨”是指獨自一人的意思,“陽”是指陽光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獨陽這個詞同樣是指獨自一人在陽光下享受安甯和舒適的感覺。
下面是獨陽的一些例句:
1. 獨陽的下午,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裡曬太陽。
2. 在獨陽的天氣裡,我感到無比的放松與舒適。
獨陽的一些組詞:
1. 獨自
2. 陽光
3. 安甯
4. 舒適
獨陽的一些近義詞:
1. 獨處
2. 單獨
3. 獨享
獨陽的一些反義詞:
1. 衆陽
2. 擁擠
3. 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