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裁節的意思、裁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裁節的解釋

(1).裁抑節制。《後漢書·王充傳》:“﹝ 王充 ﹞乃造《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 宋 蘇洵 《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明 高攀龍 《書<唯庵先生志銘>後》:“先生少弱,稍動作輒疲,必偃仰時自休息。然善裁節一切,不竭其意之所欲,不務其力之所不勝。”

(2).削減;節省。 宋 蘇洵 《上皇帝書》:“今之用人最無謂者,其所謂任子乎……朝廷自近年始有意于裁節,然皆知損之而未得其所損。”《元史·許有壬傳》:“ 有壬 極論,帝當親祠太廟……冗職當沙汰,錢糧當裁節。”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今見于方畧者,若裁節冗費,改折漕貢……核減軍需報銷,亦皆所裨無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裁節”為古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裁抑節制
    指通過約束或調整來限制某種行為或欲望。例如《後漢書·王充傳》提到王充“裁節嗜欲,頤神自守”,強調通過自我節制欲望來修養身心;宋代蘇洵《審勢》中“裁節天下強弱之勢”,則指用權威和恩惠來平衡國家強弱關系,體現對局勢的調控。

  2. 削減、節省
    多用于描述對資源、開支或制度的精簡。如宋代蘇洵《上皇帝書》提到朝廷“裁節”冗職和錢糧,元代許有壬主張“錢糧當裁節”,均指向財政或人員上的縮減。清代魏源在《聖武記》中也使用該詞表達節省開支的治理措施。

補充說明:
“裁”字本身有“減除”“節制”之意(如“裁員”“制裁”),“節”則強化了“約束”和“節約”的内涵,二者組合後更突出主動調控的意味。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對欲望、權力、資源等的理性控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裁節的意思

《裁節》這個詞指的是在主管權力範圍内進行合理管理、適度控制的意思。它常用于描述管理者對于資源、人員、經濟等方面的調配和分配,以達到合理使用和節約的目的。

裁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裁節》的拆分部首是衣(袁)和刀(刂),它總共有12個筆畫。

裁節的來源

《裁節》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禮記·雜記上》中的一句話:“裁節而不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權力進行適度的控制和管理,不過度浪費。

裁節的繁體字

《裁節》的繁體字為「裁節」。

裁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些不同,裁節可以寫作「裁刧」。不過,在現代漢字标準化之後,「裁節」成為了它的正式寫法。

裁節的例句

1.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進行裁節,以确保資源合理分配。

2. 作為管理者,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裁節支出,控制成本。

3. 這個項目需要進行裁節,以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

裁節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精裁、節流、控制、調配

近義詞:省節、節省、約束

反義詞:浪費、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