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無所憂懼;沒有災禍。《書·說命上》:“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三國志·蜀志·谯周傳》:“處大無患者恒多慢,處小有憂者恒思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犀角刀子》:“而密誦咒七遍,無患矣。”
(2).指無患木。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拾櫨木一名無患者,昔有神巫名曰 寳眊 ,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為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衆鬼所畏,競取為器用,以卻厭邪鬼,故號曰‘無患’也。”參見“ 無患木 ”。
“無患”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無患”讀作wú huàn,核心含義是“無所憂懼,沒有災禍”。既可形容人的内心狀态(如無憂無慮),也可指客觀環境的安全穩定(如無災無難)。
心理層面的安定
指人内心沒有煩惱或憂慮,保持鎮定自若的狀态。例如《三國志》中“處大無患者恒多慢”,即描述身處安穩環境的人容易松懈。
現實層面的平安
強調客觀環境無災禍,如成語“有備無患”(出自《尚書》),意為提前準備可避免禍患。
植物指代
特指“無患木”,古人認為此木可驅邪。晉代《古今注》記載,無患木制成的器物能震懾鬼怪,故得名“無患”。
經典引用:
“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尚書·說命上》)
“修到祛病延年、無災無患、壽登遐齡的,便是人中之仙的成果。”(例句)
現代造句:
“他平日儲蓄,失業時方能無患。”
可通過查看古籍原文例句,或訪問了解“無患木”的民俗文化背景。
《無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沒有憂慮,沒有煩惱的意思。它由“無”和“患”兩個字組成。
“無”是一個表示否定、沒有的意義的字,它的部首是一橫,拼音為wú。
“患”是一個表示憂慮、煩惱的意義的字,它的部首是心,拼音為huàn。
《無患》最早出自《荀子·勸學篇》,其中有一句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有興于斯,無患于斯。”意思是說學習雖然沒有止境,但能夠教導他人并樂此不疲,這就是我的快樂和滿足,沒有任何煩惱。
《無患》的繁體寫法是「無患」。
透過考古發現,古時候《無患》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将“患”字中的心改為其它部首,例如早期有“禺患”、“淵患”等的寫法。這些寫法主要是為了表示“無憂無慮”的意境。
1. 他的人生态度一直積極樂觀,從不為瑣事所擾,真是無患無憂的人。
2. 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居民們生活安逸,無患無憂。
組詞:無憂無慮、無煩無惱。
近義詞:快樂安逸、無憂自在。
反義詞:憂心忡忡、煩心患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