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行的意思、督行的詳細解釋
督行的解釋
視察;巡視。《後漢書·獨行傳·索盧放》:“ 更始 時,使者督行郡國,太守有事,當就斬刑。”
詞語分解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 行的解釋 行 í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裡者半九十。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迩。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箧。行李。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從事:進行。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網絡擴展解釋
“督行”是一個多義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釋義(現代用法)
基本含義:指“督促執行、監督推行”,強調對政策或任務的跟進與監管。
構成解析:
- 督:意為監督、督促,側重于對執行過程的把控。
- 行:指推行、執行,強調行動落實。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的工作督導,如“領導親自督行項目進度”。
二、作為動詞短語的釋義(曆史文獻用法)
含義:指“視察、巡視”,常見于古代文獻。
引證實例:
《後漢書·獨行傳·索盧放》記載:“更始時,使者督行郡國,太守有事,當就斬刑。”此處“督行”指官員巡視郡縣并監督政務。
三、補充說明
- 詞性差異:作為成語時,通常作名詞或形容詞;作為動詞短語時,則直接表示動作。
- 現代應用:當代使用更偏向“監督執行”的引申義,而“巡視”義項多見于曆史語境。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相關注釋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行(dū xíng)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督」和「行」兩個部分。其中,「督」是表示管理、監督的意思,「行」則代表進行、實施的意思。
「督行」一詞源于古代漢語,來源于《周禮·地官司徒原》一篇。在古代,「督行」是指君王親自監督、管理政務,以确保它們得以順利實施和落實。
「督行」的繁體字寫法為「督行」,沒有特别變化或演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不過可能會有些許差異。具體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因不同曆史時期而異,但其核心意義和表達方式基本相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督行」的例句:
「作為項目經理,他需要督行整個團隊的工作,以确保項目按時完成。」
以下是一些與「督行」相關的組詞:
督察、督促、監督、實行
與「督行」近義的詞語有:
管理、監管、執行
與「督行」反義的詞語有:
放任、松懈、廢止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