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察;巡视。《后汉书·独行传·索卢放》:“ 更始 时,使者督行郡国,太守有事,当就斩刑。”
"督行"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包含两层核心含义:一是指监督执行的行为过程,二是指督促实施的职责要求。该词由"督"与"行"两个语素复合构成,"督"取《说文解字》"察视也"之本义,表监察督促;"行"据《尔雅》释为"道也",引申为实际运作。
在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系中,督行职能常见于监察制度。汉代《汉官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指刺史通过巡察方式督导地方政务实施。清代《钦定大清会典》规定"督抚有督率属员之责",强调地方大员对下属部门的督导职责。
现代汉语使用中,"督行"多出现于公文语境。例如《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32期载有"强化对环保法规的督行力度"的表述,体现政府工作中对政策落实的监督要求。在企业管理领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常见"质量目标的督行机制"等专业用法。
词义演变方面,自《尚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的早期监察思想,到现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明确标注"督行"为动宾式合成词,其核心语义始终保持对执行过程的监督强化特征。
“督行”是一个多义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基本含义:指“督促执行、监督推行”,强调对政策或任务的跟进与监管。
构成解析:
含义:指“视察、巡视”,常见于古代文献。
引证实例:
《后汉书·独行传·索卢放》记载:“更始时,使者督行郡国,太守有事,当就斩刑。”此处“督行”指官员巡视郡县并监督政务。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相关注释或权威词典。
白质板槛苞谷北山摩崖造像扁善博厚孱昏谄事虫雕宠狎丹粉等平点闸东朝断裂蠹国耗民番菜繁庑丰颀风饕甘芳乖慢鼓蓬蓬蛊冶含景黄宾虹宦族恢特火钵践危惊才风逸旧损开动机器孔疏炼乳淩逼马褂树蛮服冥显沫饽魔咒暮夜金南瓜子内峻外和迫在眉睫潜盾迁于乔木亲代青尘青琅玕侵窃上炕伤破石耜双隗食官令剸繁治剧文则窝儿里反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