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統緒的意思、統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統緒的解釋

(1).頭緒;系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若統緒失宗,辭味必亂。” 明 宋濂 《麗水黃府君墓志銘》:“習‘五經’約知其説,尤深於《易》,旁通諸家言,目别彙分,鹹得其統緒。” 清 恽敬 《姚江學案書後一》:“若夫守陳腐之言,循迂僻之行,耳不聞先儒千百年之統緒,目不見士大夫四海之淵源。”

(2).指皇室世系。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繼天,宮坊虛位,立嗣之義,禮有明文,願陛下深思祖宗統緒之重,歷選宗室宜為嗣者。”《明史·懷獻太子見濟傳》:“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清史稿·後妃傳·孝欽顯皇後》:“将來慎選元良,纘承統緒,其繼大統者為 穆宗 嗣子。”

(3).泛指宗族系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亂離二則》:“我無子,将以汝繼統緒,肯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統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頭緒或系統
    指事物發展的脈絡或邏輯體系。例如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附會》中提到“若統緒失宗,辭味必亂”,強調文章需有清晰的邏輯框架;明代宋濂也用“目别彙分,鹹得其統緒”形容學術體系的條理性。

  2. 皇室世系
    特指皇族的傳承譜系。宋代司馬光在《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中提及“祖宗統緒之重”,強調皇位繼承的合法性;《明史》中也有“統緒之傳,宜歸聖子”的記載。

  3. 宗族系統
    泛指家族血脈的延續和譜系。清代恽敬在《姚江學案書後一》中以“耳不聞先儒千百年之統緒”暗喻宗族文化的傳承。

二、應用示例

三、相關成語

與“統”相關的成語包括“創業垂統”“統籌兼顧”等,多用于描述系統性的規劃或傳承(參考的關聯信息)。

“統緒”既可指抽象的系統脈絡,也可具體指向皇室或宗族的世系傳承。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常見于曆史、文學及政治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統緒

統緒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于表示整理、調整或統一事物的次序和綱領。具體含義可以指統一大計,整頓行業,與時并進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統字的部首是纟,拆分後的筆畫數為6。緒字的部首是繩,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統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出自漢代許慎撰寫的字書。在繁體字中,統緒的寫法為統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統字時的一種寫法是「綱」代替了現代的「纟」作為部首,另一種寫法則将兩個小「朝」字組合在一起,即「同」,代表統一、整合的意思。緒字在古代時的寫法相對穩定,與現代寫法相差不大。

例句

他以精湛的管理能力,統緒了整個項目的進展。

這位領導在團隊中展現了很好的統緒能力。

組詞

統籌、統計、統一、統治、融會貫通。

近義詞

整頓、整理、調整、規劃、協調。

反義詞

混亂、分散、雜亂、局促、松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