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嘗官的意思、品嘗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嘗官的解釋

古代禦廚中專司品嘗食物的官員。 宋 嶽珂 《桯史·紫宸廊食》:“﹝楪﹞合以玳瑁而金托之,封其兩旁,上以黃紙書品嘗官姓名以待進。”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太官署》:“ 嶽珂 《桯史》:‘以黃紙書品嘗官姓名以待進。’蓋取《周官·膳宰》‘品嘗食,王乃食’之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品嘗官,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專指負責品鑒、監督食品(尤其是宮廷膳食、祭祀供品、地方貢品等)質量與安全的官員。其核心職責在于通過感官檢驗确保食物的品質符合标準。

  1. 詞源與核心含義: “品嘗”一詞,本義指細緻地辨别、嘗試滋味(《漢語大詞典》)。在此官職中,“品”指品評等級、優劣,“嘗”指親口試吃體驗。“官”即官員。故“品嘗官”即“負責品評、試嘗食物滋味與質量的官員”。

  2. 曆史職能與演變:

    • 品鑒貢品與禦膳:主要負責檢驗各地進貢給朝廷的食品(如茶葉、水果、珍馐)以及宮廷禦膳房制作的菜肴點心,确保其新鮮、無毒、滋味純正,符合皇家标準(《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
    • 監督祭祀供品:在古代重大祭祀活動中,品嘗官需先行品嘗用于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牲肉、酒醴等供品,确認其潔淨、安全、合乎禮儀要求後方能上供(《周禮》相關職官制度的後世演變)。
    • 食品安全監督:其職責隱含了早期食品安全監管的雛形,通過親嘗來防範食物中毒或劣質食品進入宮廷或祭祀環節。
  3. 文化内涵: 品嘗官的存在體現了古代中國對飲食文化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宮廷飲食安全與禮儀的嚴格把關。這一官職将日常的“品嘗”行為制度化和權威化,賦予了其特定的政治與文化意義(《中國文化史詞典》相關制度文化闡述)。

  4. 現代意義延伸: 在現代語境下,“品嘗官”有時被借用來指代那些專業從事食品、酒類等感官評價工作的專家或意見領袖,強調其專業鑒别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品嘗官”是一個源自古代官職的詞語,其含義和演變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禦廚中專司檢驗食物質量與安全的官員,需在帝王進食前先行試嘗,确保無毒且符合标準。這一職能最早可追溯至《周禮》中“膳夫”的職責,體現了古代宮廷對飲食安全的重視。

  2. 曆史職能特點

    • 安全保障:通過試吃預防投毒(如宋代《桯史》記載,禦膳需由品嘗官用黃紙簽名封存後進獻)。
    • 品質把控:對食材新鮮度、烹饪火候等進行專業評估。
    • 禮儀規範:作為宮廷飲食制度的重要環節,體現尊卑秩序。
  3. 現代引申義
    現多用于比喻擅長品鑒食物或飲品的人,例如美食評論家、品酒師等職業,強調其鑒别能力和審美水平。該詞也帶有一定诙諧色彩,可形容對飲食挑剔或講究的人。

文獻佐證
宋代嶽珂《桯史·紫宸廊食》和清代梁章鉅《稱謂錄》均記載了該官職的具體工作流程,印證其曆史淵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慮白首相知貝葉篇貶罰殘山剩水猖熾成語蚩尤神船形屋抵攔頂盤多年崿嶂發媿飯糁關裡桓蒲賤蔑譏斥九居九山集螢映雪積重難返箕坐開梧阬戮葵心酷累昆山之玉鯉魚跳龍門絡幕夢腸明樓拏下馬剖露七九麒麟函拳法散裂上德不德上靈折措市例錢收殺水蓼水瀉水印四夷館松濤貪兵檀龛添都天擇未傅象弧孝筍小戲遐士協力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