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舊時主考官在考生試卷上批加“落第”二字。《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蠻書》:“如有 李白 名字卷子,不問好歹,即時批落。”
(2).批示交下。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檢驗》:“凡命案,上司批落,速确檢審,妥招解報。”
“批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科舉考試中的“落第”批注
指古代主考官在考生試卷上批寫“落第”二字,表示考生未通過考試。例如《警世通言》中提到:“如有李白名字卷子,不問好歹,即時批落。”。這一用法反映了科舉制度中對考生成績的判定方式。
公文處理中的“批示交下”
指上級對文書進行批示後下發執行,常見于古代行政流程。清代《福惠全書》記載:“凡命案,上司批落,速确檢審,妥招解報。”,說明其作為官方文書的處理術語。
批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批評、責備、指責。
批落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8。
批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批代表批評,落代表責備。合并在一起就成為了現在的批落。
在繁體漢字中,批落的寫法為「批塞」。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批落的部分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上與現代漢字寫法相近。
1. 他對我的作品進行了批落,幫我找到了不少問題。
2. 我們應該以建設性的批落來幫助對方成長。
批評、批判、批示、批駁
斥責、指責、責備、譴責
表揚、贊揚、褒獎、稱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