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禁的意思、誓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禁的解釋

誓命和禁令。《周禮·秋官·訝士》:“凡邦之大事,聚衆庶,則讀其誓禁。” 賈公彥 疏:“則訝士讀其誓命之辭及五禁之法也。” 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然協詞命者屬行人,讀誓禁者屬訝士,則使臣之職,首重修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誓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禮制文獻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誓禁”由“誓”與“禁”組合而成,指誓命和禁令的結合體。其中:

二、詞源考證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秋官·訝士》:“凡邦之大事,聚衆庶,則讀其誓禁。”這裡的“誓禁”是古代國家在重大活動(如祭祀、戰争)前,由官員(訝士)向民衆宣讀的規範性文件,包含約束性誓詞和具體禁令。

三、功能與作用

  1. 規範行為:通過宣讀誓詞強化集體約束力,如軍事行動前的紀律聲明;
  2. 明确禁令:宣布具體禁止事項,如《周禮》提到的“五禁之法”;
  3. 強化權威:作為古代禮制的一部分,體現統治階層的治理手段。

四、字義分解

五、相關文獻

若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周禮注疏》或漢代鄭玄、唐代賈公彥的注解,了解古代禮制中的具體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誓禁》的意思

《誓禁》(shì jìn)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發誓禁止、嚴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誓禁》的部首是言,表示與言語有關。它可以被拆分為「言」和「禁」,「言」是主要部分,「禁」是附加部分。

「言」的筆畫數為7,「禁」的筆畫數為9。

來源

《誓禁》是現代漢語詞彙,來源于漢字的基礎構造和意義。通過結合「言」和「禁」這兩個字,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意思。

繁體

《誓禁》的繁體寫法為「誓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誓禁」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我們要對暴力行為進行嚴厲的《誓禁》。

2. 在會議上,他莊重地發表了一份《誓禁》聲明,承諾永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組詞

1. 誓言(shì yán):發表的莊重的許諾或宣言。

2. 禁止(jìn zhǐ):不允許或禁用。

3. 誓約(shì yuē):訂立的莊重承諾或協議。

近義詞

禁令(jìn lìng)、禁忌(jìn jì)、禁止(jìn zhǐ)。

反義詞

允許(yǔn xǔ)、放行(fàng xíng)。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