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雷神打雷所用石器,因形似碪,故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四·霹靂碪》。參見“ 霹靂斧 ”。
“霹靂碪”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字面、傳說及引申義三方面解析:
根據《本草綱目·金石四·霹靂碪》記載,霹靂碪是雷神打雷時使用的石器,因形狀類似砧闆而得名。明代李時珍将其歸類為礦物,可能與隕石或雷擊形成的特殊石塊有關,民間視為雷神力量的象征。
部分資料将其作為成語使用,形容雷聲巨大、震耳欲聾的場景。例如:“霹靂碪般的轟鳴聲震撼山谷。”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見于文學修辭。
“霹靂碪”既可指神話中的雷神石器,也可比喻巨響,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本草綱目》相關章節或權威辭書。
霹靂碪:指的是一種形容轟動、驚人之事的詞語,類似于“轟動”、“驚人”等。它表示某種事件或現象非常引人注目、令人震驚。
拆分部首和筆畫:霹靂碪的拆分部首為雨(左)和石(右),拼音為"pī"(1畫)、"lì"(8畫)、"zhēn"(9畫)。總共19畫。
來源:《霹靂碪》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明代無人傳世的古籍《呂祖謀略》中。它原本是描述戰争時天空中霹靂聲的響亮程度,後來逐漸引申為形容事情驚人、駭人聽聞。
繁體:霹靂碪的繁體字為「霹靂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霹靂碪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霹靂糌」,多用于描述天災等可怕的現象。
例句:1. 這個消息傳出後,整個城市都陷入了霹靂碪的恐慌之中。
2. 他的表演真是霹靂碪,觀衆都被他的才藝所折服。
組詞:霹靂、碪石、碪缸、碪玉。
近義詞:轟動、驚人、驚豔、驚世駭俗。
反義詞:平淡、尋常、普通、不足為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