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十月祀 岱宗 之名。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五嶽》:“ 岱宗廟 在 博縣 西北三十裡,山虞長守之,十月曰合凍,臘月曰涸凍,正月曰解凍,皆太守自侍祠。”《後漢書·祭祀志上》“不祭配林” 南朝 梁 劉昭 注:“ 泰山廟 在 博縣 。《風俗通》曰:‘ 博縣 十月祀 岱宗 ,名曰合凍。’”
“合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指古代十月祭祀岱宗(泰山)的儀式名稱。這一用法源自漢代文獻記載: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合凍”可能被用來描述冰層混合凍結的自然現象。例如:
“合凍”主要作為曆史文化術語存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涉及古代禮制或文獻研究,需以祭祀含義為準;若用于描述自然現象,則需進一步确認上下文。
合凍是一個漢字詞,常用來描述水變為固體狀态時,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結合而凝固成冰的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合:右邊部首為丷,總計4筆
凍:上面部首為冫,總計2筆
來源:合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字彙》一書中,用來描述液體變成固體的過程。
繁體:繁體字為合凍。
在古時候,合凍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演變和統一規範的原因,漢字在不同時期會有一些改變。
例句:
1. 水在低溫下會合凍成冰。
2. 寒冷的天氣使得湖水合凍了。
組詞:合凍的相關詞彙有:結冰、凝固。
近義詞:與合凍有相似意義的詞語包括:凍結、冰凍。
反義詞:與合凍意思相反的詞彙是:融化、溶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