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昕的意思、昏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昕的解釋

(1).曚昽的早晨,淩晨。《儀禮·士昏禮》:“凡行事,必用昏昕。” 賈公彥 疏:“昕即明之始,君子舉事尚早,故用朝旦也。”

(2).猶旦夕,早晚。 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至於伐鼓鳴角,以警昏昕。”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幼安 為作《麗譙賦》,以寓頌規,辭旨精步,其序曰:‘……立壺植箭,而晝夜分;鳴角伐鼓,而昏昕定。’”

(3).泛指時日,時光。 唐 權德輿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詩:“侍坐馳夢寐,結懷積昏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昏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詞典的解釋如下:

  1. 淩晨或天将亮時
    源自《儀禮·士昏禮》中“凡行事,必用昏昕”,指古代禮儀活動多在淩晨進行,此時天色曚昽未明。賈公彥注疏提到“昕即明之始”,強調時間之早。

  2. 泛指旦夕、早晚
    宋代曾鞏在《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中用“伐鼓鳴角,以警昏昕”,指通過擊鼓鳴角來報曉或報暮,延伸為晝夜交替的時間概念。

  3. 代指時光或時日
    唐代權德輿詩句“侍坐馳夢寐,結懷積昏昕”,将“昏昕”抽象化為時間流逝的象征,表達對光陰的感慨。

補充說明:

相關權威參考可查閱《儀禮》《漢典》及唐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昏昕的意思

《昏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黎明的時候,即天剛亮的時候。

部首和筆畫

《昏昕》的部首是日字旁,讀音為rì,表示與太陽、光線有關的含義。它由10個筆畫構成。

來源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昏昕》是一個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為小篆字體。古時候的寫法為“㦸”,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形狀。

繁體

《昏昕》的繁體字為「昏昕」,拆分部首和筆畫的結構與簡體一緻。

例句

1. 清晨的山谷中,昏昕的光線透過雲層灑下來。

2. 天還沒有完全亮,但昏昕的光芒已經顯露出來。

3. 晨曦微霞,大地漸漸從昏昕中蘇醒。

組詞

1. 昏昕草木:指黎明時分,草木開始蘇醒生長。

2. 昏昕時刻:天将要亮的時候。

3. 昏昕光線:黎明時分柔和的光線。

近義詞

黎明、拂曉、破曉、黃昏、黃昏時分。

反義詞

日正、高亮、晴朗、太陽高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