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詢問。取,助詞,無義。 唐 岑參 《與鮮于庶子泛漢江》詩:“ 山公 醉不醉,問取 葛疆 知。”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清 納蘭性德 《洞仙歌·詠黃葵》詞:“鉛華不禦,看道家妝就。問取旁人入時否?”
“問取”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需結合語境理解:
傳統解釋:
“問”指詢問,“取”為助詞,無實義,整體意為“詢問”。例如:
現代引申: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通過主動詢問獲取信息或知識”,強調求知态度。
如需深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或唐宋詩詞注解。
《問取》是一個成語,意為詢問得到答案。常用于提出問題并獲得解答的情境。
《問取》共有兩個字:“問”和“取”。其中,“問”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6;“取”的部首是又,總筆畫數為8。
《問取》是出自《莊子·天下》:“人若不以受物為務,而以問取為心,是求之本也。”這句話意為如果一個人不把追求得到回報的物品作為最終目标,而将不斷探索、求知當作心中的追求,那麼這就是追求的根本。
在繁體字中,該詞為「問取」。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一定差異,對應《問取》這個詞,古代寫法是「問取」或者「問咨取法」。
1. 他經過多次努力,終于問取了老師的真正意圖。
2. 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而應該不斷問取,尋找事物背後的真相。
問題、獲取、探詢
詢問、追問、尋求、探尋
答案、解答、告知、明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