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敗鼓皮的意思、敗鼓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敗鼓皮的解釋

中醫藥名。 唐 韓愈 《進學解》:“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一·敗鼓皮》﹝集解﹞引 宗奭 曰:“此是穿敗者,不言是何皮,馬、驢皮皆可為之,當以黃牛皮者為勝……今用處絶少,尤好煎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敗鼓皮”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破舊的鼓皮,最初作為中醫藥材使用。唐代韓愈在《進學解》中将其與牛溲、馬勃等藥材并列,強調其雖看似低賤卻具有實用價值:“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二、醫學用途

  1. 藥材來源:古代醫家将破損的鼓皮(多為黃牛皮制成)入藥,明代《本草綱目》記載其可煎膠使用。
  2. 藥用特點:屬于冷門藥材,現代已較少使用,但體現了古代“物盡其用”的醫學理念。

三、比喻意義

比喻看似微賤卻有用的事物。韓愈通過此例說明人才應如良醫,善于發掘各類事物的價值,與“牛溲馬勃”形成互文。

四、注意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失敗征兆”,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原意的引申或誤讀。建議在古文解讀時以原始文獻含義為準。

提示:若需了解其他類似詞彙(如“牛溲馬勃”)的典故,可參考《進學解》原文或中醫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敗鼓皮 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失敗或受到打擊的境地。拆分部首和筆畫是:敗(貝+攵),鼓(鼠+支)和皮(皮)。 敗鼓皮 這個詞源于古代吹鼓原始樂曲,當鼓皮打破後,鼓的聲音會消失,樂曲也隨之終止,因此形成了這個詞。繁體字的寫法是 賠鼓皮。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 敗 部分常常用"貝"來表示,鼓部分常常用"鼠",皮部分則常用"皮"。 例如:他今天考試失敗了,真是敗鼓皮一樣的情形。 與 敗鼓皮 有關的詞彙有:失敗、挫折、失利等。 近義詞:落空、失意。 反義詞:成功、得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