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疎的意思、樸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疎的解釋

見“ 樸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樸疎(pǔ shū)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樸”與“疎”組合而成,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質樸粗率

    指人或事物未經雕琢、自然率真的狀态。例如《漢書·藝文志》中以“樸疎”形容上古文風,意為“言辭質樸,不加修飾”。《漢語大詞典》(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頁1023)指出,“樸”通“樸”,含未經加工之意,“疎”則為疏朗、粗簡,二者結合強調原始本真的特質。

  2. 植物稀疏粗壯

    《齊民要術》中記載農作術語時,用“樸疎”描述植物生長稀疏但枝幹堅實的狀态,如“棗樹樸疎,宜間植桑柘”(《齊民要術·卷四》)。此用法多見于古代農書,反映植物自然生長的粗放特征(參考《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頁587)。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文獻研究或古漢語解析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樸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發音為pǔ shū,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樸”和“疎”兩字組成:

    • 樸:指樸實、簡樸,強調不加修飾、自然本真的狀态()。
    • 疎:通“疏”,意為直率、坦蕩,不矯揉造作。
      合起來表示一個人性格樸素直率,真誠不做作。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義語境,描述人的内在品質。例如:“他為人樸疎,從不虛與委蛇。”

  3. 注意事項

    • 需與“樸樕”(pǔ sù)區分,後者指叢生的小樹或謙稱平庸(),兩者含義和用法完全不同。
    •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樸”的其他含義(如姓氏、植物名等),可參考漢字解析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悼寶兒八停伯理玺天德菜羊倉玉草芥人命草止冊立産莳超摅沖殻子寵貤瘡害當代英雄黨歌丹冥刀鞘典田雕牆峻宇調饍疊香英地契堤堰杜衡風證複寫庚甲孤霜寒慘慘寒英胡荼辣國焦朽盡端禁過進舟戄然句脈曠代焜爛連車平鬥摟包馬克沁美姐渺湎末行女伶坯冶愆謬奇抱青田鶴旗尉繩履蓍蔡甩賣四夷酸頭兒邃義忘機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