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行的意思、末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行的解釋

微不足道的行為。《漢書·蓋寬饒傳》:“君不惟 蘧氏 之高蹤,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為君痛之。”

下位,後列。《晉書·王羲之傳》:“然古人處閶閻行陣之間;尚或幹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 唐 李商隱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不去因寄》詩:“ 謝傅 門前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末行”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讀音和語境判斷:

一、漢語詞彙(拼音:mò xíng)

  1. 基本含義
    指“微不足道的行為”或“下位、後列”。例如:

    • 《漢書》中提到“慕子胥之末行”,強調行為的不足取;
    • 《晉書》中“廁大臣末行”,指處于官位後列。
  2. 文學引申
    在詩歌或文章中,“末行”指結尾部分,其精彩程度常決定整體印象。例如:“他的文章以妙絕的末行著稱。”

二、京劇行當(拼音:mò háng)
京劇早期五大行當之一,多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如帶花白胡須的人物,職能上側重表演而非唱腔。

使用注意

如需具體例句或更多古籍引用,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末行的意思

末行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文學或者藝術領域。在這個語境下,末行指的是詩歌或歌詞中的最後一行。它是整首詩歌或歌詞的收束和完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末行的部首是⺥(乚),它的總筆畫數是8。

來源和繁體

末行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一種古漢字。在繁體字中,末行的寫法為「末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末行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末行」,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

例句

1. 這首詩的末行給人一種深刻的印象。

2. 歌詞的末行讓人回味無窮。

組詞

末渇(音乞):渴望,非常想要。

末路(音妙居):最後的路程或境地。

末代(音妙岱):最後一代,指末代君主或最後的時代。

近義詞

尾聲

收束

收尾

反義詞

開頭

開始

序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