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摟包的意思、摟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摟包的解釋

兜攬買賣的中間人。《人民日報》1951.11.8:“ 北京市 德勝門 關廂是全市騾馬交易的中心,這裡的交易一向被馬店和摟包把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摟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作為職業中介的釋義(主流用法)

指兜攬買賣的中間人,常見于20世紀50年代的經濟活動描述。例如《人民日報》1951年報道中,提到北京騾馬交易的中間人被稱作“摟包”。這類角色在交易中負責撮合買賣雙方并從中獲利,帶有一定地方性或曆史背景色彩。

二、作為互助行為的釋義(較少見)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比喻性成語,表示“互相攙扶共度困難”,源自農村勞作場景中的協作精神。但此釋義在其他權威來源中未廣泛提及,可能與方言或特定語境相關。

補充說明

  1. 字義分解:
    • 摟:有“聚集、搜刮、核算”等動作含義(如摟柴火、摟錢)。
    • 包:可指包裹、口袋或量詞(如一包衣服)。
  2. 使用提示:現代漢語中“摟包”較少使用,若涉及曆史文獻或特定領域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指向。

建議在正式使用前核查文獻來源,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摟包》:

《摟包》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包含了“摟”和“包”兩個字,摟包的意思是把手或臂圍在被抱物品的下端,用力抱緊。該詞通常用來指代摟抱着物品行走的動作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以摟包為例,它的部首是手(扌)和衣(衤),共有11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摟包》一詞最早見于《字林》一書中,意為“摟抱着包裹”。在繁體字中,摟包可以寫作摟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摟包的字形可能會稍有不同。比如,在古代石刻中,摟包的“扌”部會寫成拂字旁的形狀,而在現代,這個字形則被改為現代漢字中扌的形狀。

例句:

1. 他摟包着孩子,小心翼翼地走過馬路。

2. 她小心地摟包着畫作,生怕弄髒或損壞。

組詞:

摟包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搭配,例如:

1. 摟包裹:摟抱着包裹。

2. 摟嬰:摟抱着嬰兒。

3. 摟抱:抱緊,摟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摟抱、抱緊。

反義詞:放開、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