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朴疏 ”。
朴疎(pǔ shū)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朴”与“疎”组合而成,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质朴粗率
指人或事物未经雕琢、自然率真的状态。例如《汉书·艺文志》中以“朴疎”形容上古文风,意为“言辞质朴,不加修饰”。《汉语大词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页1023)指出,“朴”通“朴”,含未经加工之意,“疎”则为疏朗、粗简,二者结合强调原始本真的特质。
植物稀疏粗壮
《齐民要术》中记载农作术语时,用“朴疎”描述植物生长稀疏但枝干坚实的状态,如“枣树朴疎,宜间植桑柘”(《齐民要术·卷四》)。此用法多见于古代农书,反映植物自然生长的粗放特征(参考《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页587)。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文献研究或古汉语解析领域。
“朴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发音为pǔ shū,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成语由“朴”和“疎”两字组成:
使用场景
多用于褒义语境,描述人的内在品质。例如:“他为人朴疎,从不虚与委蛇。”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朴”的其他含义(如姓氏、植物名等),可参考汉字解析类资料。
按劳分配百科八一奖章襞笺朝晡逞欲冲逊大渐弥留大业钓角断鸿二类俘卤福孙荫子刮宫函道珩磨好畤侯化驰呼红喝緑縠衫肩担剪切形变叫头节妇金碧荧煌即如脊索涓洁举世瞩目刊职狂易酪乳令则驎角莫须有闹花内训烹啜皮膜弃情遗世却粒散夥搔屑沙劘舌敝慎脩史班识解守约施博衰靡逃恶天井窑缇骑瀇瀁微安[培]武功爵匣炮霞照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