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僚屬。《國語·楚語下》:“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官有十丑,為億丑。” 韋昭 注:“臣之臣為陪屬。謂有僚屬轉陪貳相佐助。” 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公由陪屬升列,年除歲遷,以至公宰。” 唐 李夷簡 《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上相公》:“憲省忝陪屬, 岷 峨 嗣徽猷。”
(2).附屬。 章炳麟 《辨詩》:“後世既以題名為異,《九歌》獨在《屈賦》,為之陪屬,此又以大為小也。”
“陪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指官員體系中的下屬或輔助職位,即“臣之臣”。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
表示次要或從屬的地位,多用于描述事物關系:
“陪屬”在古代既可指行政體系中的下級官員,也可用于表達事物間的從屬關系。其語義體現了古代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對主次關系的強調。現代使用較少,但可通過文獻理解其曆史語境。
陪屬是指陪伴、隨同的意思。它可以表示一個人或物與另一個人或物一同存在、行動或工作的狀态。陪屬通常表示某種關系或地位的從屬,比如家人、助手、伴侶等。
陪屬的拆分部首為⺆(人)和⼠(夕),它是由兩個部首組合而成的複合漢字。它的筆畫數為10,首筆為橫,尾筆折,結構較為簡單。
陪屬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在繁體字中,陪屬的寫法為陪屬。
在古時候,陪屬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相似,它的結構和意思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古時的書法風格可能有所不同,書寫形式可能更加草疏,但基本上呈現出的形式與現代漢字相同。
1. 這本書是我的學習陪屬,我無法離開它。
2. 他是我的忠實陪屬,無論我做什麼他都會支持我。
3. 這座山是這個城市的重要陪屬之一,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
組詞:附屬、陪伴、陪同、伴隨 近義詞:從屬、助手、夥伴、同伴 反義詞:獨立、單獨、自主、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