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庖犧氏的意思、庖犧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庖犧氏的解釋

即 伏羲 。 唐 司馬貞 《三皇本紀》:“ 太皞 庖犧氏 , 風 姓,代 燧人氏 繼天而王……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亦省稱“ 庖犧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渭水》:“故瀆東逕 成紀縣 ,故帝 太皡 庖犧 所生之處也。” 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淮南内篇十二》“季子”:“ 伏犧 字,《漢書》皆作宓。庖字古讀若浮……浮、宓聲相近,故 宓犧 或作 庖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庖犧氏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重要人物,通常被視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庖犧氏即伏羲,又稱伏羲氏、宓犧氏等,是“三皇”之一。其名號來源與畜牧、飲食相關:“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三皇本紀》),意為教導先民馴養牲畜以供食用。

二、起源與形象

  1. 身世傳說:據記載,伏羲之母華胥氏因“履巨人迹于雷澤”而懷孕,生于成紀(今甘肅天水一帶),具有“蛇身人首”的神異形象。
  2. 文化地位:被尊為“百王之先”,是中華文明從原始向農耕過渡的關鍵人物。

三、主要貢獻

  1. 生産工具:發明網罟用于漁獵,馴養六畜,推動畜牧業發展。
  2. 社會制度:始創嫁娶制度,以俪皮(成對獸皮)為禮,規範婚姻。
  3. 文化創造:
    • 創八卦,奠定《易經》基礎;
    • 造書契取代結繩記事;
    • 制琴瑟等樂器。
  4. 天文曆法:觀天象、察地理,制定曆法指導農耕。

四、别名與考據

“庖犧”與“伏羲”為同音異寫,古音中“庖”(浮)與“伏”相近,故可互通。另有“太皞”“宓犧”等稱謂,均指向同一傳說人物。


以上内容綜合了《三皇本紀》《水經注》等古籍記載及現代研究,反映了庖犧氏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庖犧氏的意思

《庖犧氏》是一個獨特的詞彙,它指代古代中國傳說中的神匠庖犧氏。庖犧氏是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的匠人,他以制作炊具和祭祀器具而聞名于天下。這個詞彙常常被用來形容一個極其出色的工匠,有着超凡的技藝和造物能力。

庖犧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庖犧氏》這個詞彙的拆分部首是庚(gēng)和牛(niú),庖的部首是廣(guǎng),庚的部首是廣(guǎng),牛的部首是牛(niú)。

《庖犧氏》這個詞彙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庖犧氏的來源

庖犧氏在古代典籍《說文解字》中有記載。據記載,庖犧氏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位巧匠,他以制造各種炊具和祭器而聞名,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代表人物。

庖犧氏的繁體寫法

《庖犧氏》的繁體寫法為「庖犧氏」。

庖犧氏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庖犧氏的寫法為「庖犧氏」。

庖犧氏的例句

1. 他的手藝出神入化,簡直像庖犧氏轉世一般。

2. 這位陶藝家的技術堪比庖犧氏,創作出來的陶器精美絕倫。

庖犧氏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庖丁(páo dīng,庖犧氏的學徒)、匠人、巧匠

近義詞:巧匠、名匠、精工

反義詞:拙匠、蹩腳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