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旁訓的意思、旁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旁訓的解釋

正文旁邊附注的釋義或音讀。 清 徐之綱 著有《五經旁訓》《五經旁訓增訂精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旁訓是漢語訓诂學術語,指通過字形、音韻、語境等輔助手段對文字進行解釋的方法,屬于傳統語言文字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以旁證正”,即通過相關線索推導字義本源或引申義。以下從三方面具體闡釋:

  1. 基本釋義與訓诂學定位

    《漢語大詞典》将旁訓定義為“在直接訓釋之外,借助其他途徑推求字義的訓釋方式”,例如《說文解字》通過分析“武”字的止戈構形,結合曆史語境說明其“制止戰争”的本義,即屬于旁訓的典型應用。

  2. 訓釋方法的多元性

    據《古代漢語通論》歸納,旁訓包含三種路徑:一是形訓(如“信”字從“人”從“言”,表誠信);二是聲訓(如《釋名》以“天,坦也”釋天體高遠平坦);三是境訓(如《左傳》通過事件背景解讀“弑”字的倫理屬性)。這類方法在清代學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得到系統性發展。

  3. 曆史演變與現代價值

    現代語言學著作《訓诂方法論》指出,旁訓雖源于漢代經學注釋,但其跨學科思維對當代語義學、語用學仍具啟發意義。例如通過甲骨文“虹”字雙首龍形結構,可旁證先民對自然現象的圖騰化認知,此類研究見于《古文字研究》等權威期刊。

需說明的是,旁訓與“直訓”(直接互訓)構成互補關系,二者共同構成傳統訓诂學體系。相關定義及案例可進一步參考《中國語言學大辭典》《文字學概要》等專業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旁訓”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1. 書籍注釋形式(主要含義) 指在正文旁邊附加的注釋或音讀注解,常見于古籍文獻。例如清代徐之綱的《五經旁訓》即在經典文本旁添加解釋性文字。這種形式類似現代書籍的“旁注”,通過細字标注幫助讀者理解正文内容。

  2. 間接批評方式(較少見用法)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旁敲側擊地教訓或批評”,強調通過暗示而非直接表達觀點。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或誤用。

建議參考:若涉及古籍研究,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若在文學作品中遇到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更多例證可查閱《五經旁訓》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貨本位褊躁操翰成章長敬朝儀城内橙蟹出地的筆雕萎負米腹心之疾撫字催科夠嗆古憲虹霓閣黃标潢漭賄讬渾合節芟借徵京坊鯨寇迹水舊服技用居守局中人空荒曠瘝老兒子煤窯命車旗門青墀青緑山水曲巴軟輪車乳濁液身無寸縷勢孤力薄飾知水虞竦慕宿德素威縚褐天衷五明骥吾徒伍胥濤向壁翔回賢母良妻小婁羅校録曉事協心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