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andard]∶開始造币時對硬币所用的金屬成色和每個硬币應有的法定重量
(2) [one's own department or unit]∶自己所在的單位;自己工作的崗位
(1).原來的官位。《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復位而待” 晉 杜預 注:“復本位待 光 命。”《南史·柳仲禮傳》:“﹝ 侯景 ﹞遣 仲禮 、 僧辯 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職官九》:“若其人難備,給事中以還明經者以本位領。”今謂本人工作的崗位或單位。《南史·柳仲禮傳》:“﹝ 侯景 ﹞遣 仲禮 、 僧辯 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職官九》:“若其人難備,給事中以還明經者以本位領。”今謂本人工作的崗位或單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二:“﹝ 馮乃超 ﹞到了一次前方,在慰勞之外還照顧到了他的本位工作。”參見“ 本位主義 ”。
(2).原來的座位。《宋書·禮志一》:“四廂樂作,百官再拜。已飲,又再拜。謁者引諸王等還本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講學》:“先師一揖,會宗父母各一揖,就本位。”
(3).本人的府第。 宋 司馬光 《乞與諸位來往商量公事劄子》:“臣今緣足疾未愈……其執政有欲商量公事者,亦許來臣本位。”《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三年》:“帝之為皇子,辭疾不肯入宮,詔本位長屬敦促。”
(4).主體;中心。 ********* 《民族主義》第一講:“ 英國 發達,所用民族的本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所用地方的本位是 英格蘭 和 威爾斯 。” 魯迅 《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本位應在幼者,卻反在長者;置重應在将來,卻反在過去。”
(5).貨币制度的基礎或貨币價值的計算标準。如:金本位;外彙本位;本位貨币。
“本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貨币制度基礎
指貨币價值的計算标準或金屬成色規定,如“金本位”“銀本位”。這是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用于确定貨币與貴金屬的兌換關系。
工作崗位或單位
指個人所在的部門或職責範圍,例如“立足本位,一專多能”,強調以自身崗位為中心履行職責。
主體或中心
引申為事物的核心部分,如“教育回歸本位”指教育應回到以人格培養為重點的軌道。
古代用法
化學術語
在有機化學中,指取代基在苯環上的原始位置(如“本位取代”)。
在語言學中,“本位”還衍生出“詞本位”“字本位”等理論,指語法研究的基本單位(如漢語研究中的字作為核心)。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文獻及專業領域用法,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标注來源的原始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