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莌的意思、活莌的詳細解釋
活莌的解釋
即通脫木,通草。一名離南。
詞語分解
- 活的解釋 活 ó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長,與“死”相對:活人。 * 。活檢。活物。 救活,使人活:活人無數。 在活的狀态下:活埋。 逼真地:活脫。活像。 不固定,可移動,或處在進去狀态的:活塞(乮 )。活扣。活頁
- 莌的解釋 莌 ō 通脫木,即通草,一種藥材,為灌木或小喬木,莖髓入藥。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活莌(huó tuō)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單字本義及組合用法進行考釋。根據《漢語大詞典》和《本草綱目》等文獻記載:
-
單字釋義
- 「活」:本義指水流聲,引申為生存、靈動的狀态,如《說文解字》釋為“水流聲”。
- 「莌」:音tuō,指通脫木(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爾雅》注為“草名,莖中空,可入藥”,其幹燥莖髓稱“通草”。
-
複合詞含義
“活莌”可能指代通脫木的鮮用形态,強調其藥用或自然特性。例如《本草綱目·草部》提到通脫木“鮮莖髓可利水,活者尤良”,推測“活莌”即指新鮮采集的通脫木莖髓部分。
-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中醫藥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引申義,如形容植物生命力旺盛,或借喻事物的通透靈動感。
網絡擴展解釋
“活莌”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植物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與來源
- 基本含義:活莌是通脫木的别名,即現代所稱的“通草”。這種植物屬于灌木或小喬木,其莖髓可入藥。
-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爾雅·釋草》,其中提到“離南,活莌”,《山海經》中也有類似記載,稱其為“寇脫”。
2.植物特征與用途
- 形态特征:通脫木高約1丈(約3米),莖髓呈白色、輕軟,古代零陵地區(今湖南永州)有種植。
- 藥用價值:莖髓幹燥後為中藥材“通草”,具有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等功效,常用于中醫方劑。
3.名稱演變
- 古稱“活莌”或“離南”,後逐漸演變為“通脫木”“通草”等名稱。
活莌是通草的古代别名,屬于藥用植物,其名稱和用途在《爾雅》《山海經》等典籍中均有記載。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起名網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罷免頒榜髀樞詞話叢編村強達莊登車攬辔點漆璧釣絲竹二勝娥影風邁分文不名副浄鋼管幹浄利落高文典冊貫頤備戟顧顧歸降杭颍呵護镬煮餞别緘劄鵁焦燥傑魁金蓮步擊披急穰穰急先鋒儁出冷卿裲裆量敵埒名柳膠亂烘烘濃妝豔抹破鏡重圓戚容區種桑思桑榆晩景山罽深處收劾霜凍水局四垠搜簡隨意一瞥俗例嵬崿危竿委要無廖烏麻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