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世祖廟, 東漢 光武帝 劉秀 之廟。《文選·班固<東都賦>》:“揚世廟,正雅樂。” 李善 注引《續漢書》:“ 明帝 為 光武 起廟,號世祖廟。”
(2). 明 嘉靖帝 為其父 興獻王 朱祐杬 所立之廟。《明史·睿宗興獻皇帝傳》:“明年修《獻皇帝實録》,建世廟於太廟左。”
(3).指 明世宗 朱厚熜 。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 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風,始能建言 世廟 。”
“世廟”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東漢光武帝之廟
指東漢明帝為光武帝劉秀所建的廟宇,稱“世祖廟”。《後漢書》記載,明帝為紀念其父劉秀的功績,修建此廟并制定雅樂。
明嘉靖帝為父所立之廟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為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杬修建的廟宇,位于太廟左側,史稱“世廟”。此舉源于嘉靖帝的“大禮議”事件,旨在提升生父的祭祀規格。
代指明世宗朱厚熜
清代文獻中,“世廟”有時直接代指嘉靖帝本人,例如顧炎武在《菰中隨筆》中以“世廟”稱呼朱厚熜。
詞源與結構
“世”在廟號中多指“世代”或“世系”,如“世祖”表示王朝奠基者;“廟”指供奉祖先或曆史人物的建築。因此“世廟”本義為彰顯某一世系或功績的祭祀場所。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特指與帝王相關的祭祀場所或廟號,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學術研究或古典文學領域。
明嘉靖帝立“世廟”引發禮制争議,因其打破傳統宗法制度,将生父(未登基的藩王)納入太廟體系,成為明代“大禮議”事件的重要标志。
世廟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
世廟的部首是⼈(人字旁),由6個筆畫構成。
《世廟》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人們建造廟宇祭祀神靈是一種常見的宗教活動。而隨着宗教信仰的發展,世廟逐漸成為供奉重要神靈的巨大廟宇的代名詞。
世廟(繁體字)
古代漢字對于世廟的書寫方式有些不同,其中一種寫法是「世廟」。
1. 這座世廟莊嚴肅穆,吸引了無數朝聖者。
2. 清朝時期,頤和園被封為了皇家世廟。
世廟廣場、世廟建築、世廟莊嚴、世廟景觀
大廟、巨廟、重廟
小廟、私廟、村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