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山的意思、東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山的解釋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将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雲:‘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顔。”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注:“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将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征聘,方從 東山 複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挽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挽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象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旸》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并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樸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注雲:“時見 江6*青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轼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擡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别種 東山 臯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注:“ 東山 , 臯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東山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東山"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核心釋義:

一、地理名詞 指代中國東部地區的山體或山系。作為專有地名,最著名的當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西南的東山,此山因東晉名士謝安隱居地而聞名。《漢語大詞典》記載其"山勢險峻,林木蔥郁",成為曆代文人墨客筆下的隱逸意象代表。

二、曆史典故 源自《晉書·謝安傳》記載的"東山再起"典故。謝安四十歲時隱居會稽東山,後應诏複出任宰相,終成淝水之戰功臣。該典故被《中國典故大辭典》定義為"隱士出仕或失勢後重新得勢"的象征,現代引申為失敗後重新崛起的勵志表述。

擴展用法中,《中國詩詞名句鑒賞大典》收錄了李白"攜妓東山路,怅然悲謝安"等詩句,展現東山作為文化符號在古典文學中的審美價值。當代地理文獻亦将山東、福建等地多處同名山脈納入地方志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東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文學出處:《詩經·豳風》篇名

《東山》是《詩經·豳風》中的一篇,相傳為周公東征歸來的周人所作,内容描寫戍邊士兵歸途及返鄉後的複雜情感,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家園荒蕪的感歎。該詩以“我徂東山,慆慆不歸”開篇,後“東山”常被引申為遠征之地或遠行之地的象征。


二、曆史典故:謝安隱居與“東山再起”

  1. 隱居之地:東晉名臣謝安曾辭官隱居于會稽郡東山(今浙江紹興東山),此處成為隱逸文化的象征。
  2. 複出象征:謝安後來複出并成為東晉重臣,衍生出成語“東山再起”,比喻退隱後再度出仕或失敗後重新崛起。如李白詩句“但用東山謝安石”,即以謝安自喻。

三、地理指代

  1. 日觀峰别稱:部分文獻中“東山”為泰山日觀峰的别稱。
  2. 多地同名山嶽:曆史上臨安、金陵等地也有“東山”,因謝安遊憩而得名,成為文人筆下常見的遊憩之地意象。

四、其他用法

春秋時期“東山”偶指少數民族赤狄的分支“東山臯落氏”,但此用法較為冷僻。


“東山”的涵義需結合具體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疊背稗秕保聖寺被甲執鋭奔屬标顯不知所厝參合蹭踏廠家赤口疇畝炊沙作糜大關道宇大酺動物油端公戲飛撚骨擿古鉩號呼歡動讙叫虺蜓胡髭将雛蹇滞空頭事嫏環老骨涼暄留身六穗龍井馬捕馬槽賣餅家毛窩馬印民心不壹怒放怕不待炮打燈鋪眉蒙眼青徑青苗七絃琴卻死香三停擅彊豕心樹衣肅純王門晩禾硙磨杇刀無緒細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