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明言。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今之為法壅者,其病有四,愚請頌言而毋諱,可乎?”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七》:“ 麟 按 晦伯 ( 陳晦伯 )并引諸説,而不頌言玉樹為何物。”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或者又謂禍本之成,咎在漢學,雖 日本 人亦頌言之。”
“頌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頌言”的核心是通過莊重、直接的方式表達觀點,常見于古籍和書面語境。
頌言是指贊美、歌頌的言辭或文辭。它可以表達對某人、某事物或某種價值觀的高度贊揚和肯定。
頌言的拆分部首是言(yán),它是一個獨立的部首。頌言的總筆畫數為12。
頌言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中。繁體字“頌言”也可以用來寫作頌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頌言可以寫作“頌言”或者“誦言”,都意指相同的意思,即贊美和歌頌的言辭。
1. 他的講話是對勤奮工作的人的頌言。 2. 這首詩是對自然之美的頌言,充滿了贊美和敬仰之情。
頌言的相關詞彙有:
1. 頌揚:稱贊、歌頌。例如:“他用雄辯的筆調進行了對友誼的頌揚。”
2. 贊美:對某人或某事物表示高度贊賞。例如:“他們一緻贊美了他的表演。”
3. 贊頌:稱贊、歌頌。例如:“他們的歡呼聲和贊頌聲震耳欲聾。”
4. 稱頌:稱贊、歌頌。例如:“衆人對他的善舉紛紛表示稱頌。”
頌言的近義詞有:
1. 贊美:贊揚、稱贊。例:她對他的努力和付出表示贊美。
2. 稱贊:贊美、贊揚。例:老師對他的表現作出了稱贊。
3. 贊揚:贊美、稱贊。例:他的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值得贊揚。
4. 贊頌:贊美、歌頌。例:衆人對她的貢獻紛紛表示贊頌。
頌言的反義詞是貶低,即對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或輕視。例如:“他的言辭充滿了貶低之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