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言的意思、頌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言的解釋

猶明言。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今之為法壅者,其病有四,愚請頌言而毋諱,可乎?”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七》:“ 麟 按 晦伯 ( 陳晦伯 )并引諸説,而不頌言玉樹為何物。”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或者又謂禍本之成,咎在漢學,雖 日本 人亦頌言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頌言"是由"頌"與"言"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學角度解析。"頌"在甲骨文中寫作"公""頁"組合,《說文解字》釋為"貌也",本義指儀容風貌,後引申出贊美、稱頌之意,《詩經》六義中"頌"即指宗廟祭祀樂歌。"言"在甲骨文象舌出之形,《說文》解作"直言曰言",本指直陳其事的話語。

據《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記載,"頌言"特指正式場合中具有褒揚性質的言辭,多用于祭祀文告、功德碑銘等莊重文體。其語義特征包含三個維度:

  1. 禮制性:如《周禮·春官》載"頌之言誦",強調其吟誦傳播的儀式功能
  2. 典範性:《文心雕龍·頌贊》稱"頌惟典雅",要求文辭雅正
  3. 曆時性:自青銅器銘文至明清禦制碑文,始終承載着記錄功德的史志功能

在語義演變過程中,該詞經曆了從宗教用語到世俗應用的轉化。漢代鄭玄注《周禮》時已注意到"頌之言誦"與"誦之言通"的聲訓關聯,揭示其傳播教化的社會功能。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頌"與"誦"的古今字關系,為理解該詞提供了文字學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頌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核心含義
    “頌言”意為明言,即明确表達、直言陳述。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不隱晦、直接闡明觀點或事實。

二、字義分解

三、曆史用例

  1. 明代張居正在《辛未會試程策》中寫道:“愚請頌言而毋諱”,意為請求直言不諱地指出問題。
  2. 章炳麟在《革命道德說》中提到“雖日本人亦頌言之”,指日本人對此事也有明确論述。

四、補充說明

“頌言”的核心是通過莊重、直接的方式表達觀點,常見于古籍和書面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敗字并概冰絲逋惰常位沉穩沖怠鹾院奪官楓實敷與趕街漢臯寒澗花馬掉嘴惛惛昏淫火劉胡掖駕浪堿荒剪刻劍仙晈晈接連解煞丌官金城石室寖強沮濘軍年懼選空構難乎為繼南歐年少昵侍叛降槃璞撇放清孱全運會缺齾人患熱手塞表三寸弱翰喪假失常爽亮樹皴兒水花鼠眼松煙談料騰猿天國偉望吳刀吳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