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姬妾稱國君的正妻。《儀禮·喪服》:“妾之事女君,與婦之事舅姑等。” 鄭玄 注:“女君,君適妻也。”
(2).妾對夫的正妻亦稱“ 女君 ”。《釋名·釋親屬》:“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夫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平反》:“召鞠 魏 妾,搒掠一加,服不移晷。蓋妒其女君,謂獨陷以是罪,可必殺之也。” 清 黃遵憲 《為同年吳德潚壽其母夫人》詩:“拳拳事女君,縮縮足循牆。”
(3).皇後。《三國志·魏志·文德郭皇後傳》“遂立為皇後”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曰:“後上表謝曰:‘……誠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處中饋之重任。’”
女君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核心義項,分别體現古代禮制、現代尊稱及典籍用例:
指諸侯或貴族嫡配夫人,地位高于衆妾。《儀禮·喪服》載:“妾之事女君,猶臣之事君。”此義項強調宗法等級中妻妾尊卑之分,如《釋名·釋親屬》釋:“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
(詳見《漢語大詞典》第4卷第27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版第1023頁)
漢代起用作帝王正妻的稱號。《漢書·外戚傳》記上官安欲立其女為皇後,稱:“漢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女君可無疑也。”此稱體現皇後“母儀天下”的君主屬性。
(詳見《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第3958頁;《中國曆代職官别名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版第218頁)
當代語境中可敬稱女性領導者或德高望重的女性,如“學界女君”“企業女君”,但此用法屬修辭性尊稱,非規範職稱。
(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版第1002頁)
《儀禮·喪服》原文節選:
“妾為女君,何以期也?妾之事女君,與婦之事舅姑等。”
此句明确妾侍奉正妻的禮制規範,印證“女君”的宗法地位。
(文獻來源:中華書局《儀禮注疏》卷二十八)
“女君”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以上解釋綜合了《儀禮》《釋名》等典籍及權威詞典的釋義,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具體用法差異。
鞍鞴白刺白心鱍剌誠志楚人弓蹉對甸邑掉三寸舌遁士躲年阸塞概雲高談闊論跟腳裡勾勾搭搭故端龢聲笏帶迦梨迦見前積讒磨骨靜掃考成考績科策量放柳江人榴皮字盧溝橋沒打緊密靓凝邃配沒皮殼乾雪巧兒傾撫清漏青眸三都賦曬翅身家矢口否認手钏霜露之辰絲綿私胎套叙恬淡無欲條菅外彜違犯文藝家握篆小買賣消熊犀比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