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放的意思、量放的詳細解釋
量放的解釋
酌量免除。 唐 白居易 《奏請加德音中節目狀二件·緣今時旱請更減放江淮旱損州縣百姓今年租稅》:“伏望聖恩,更與宰臣及有司商量: 江 淮 先旱損州作分數,更量放今年租稅。”
詞語分解
- 量的解釋 量 á 确定、計測東西的多少、長短、高低、深淺、遠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标準的東西确定、計測:計量。測量。量度。量體溫。 估計,揣測:估量。思量。打量。 質 量
- 放的解釋 放 à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裡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學。放晴(陰雨後轉晴)。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
網絡擴展解釋
“量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liàng fàng
- 核心含義:指“酌量免除”,即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免(如賦稅、責任等)。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唐代文獻,例如白居易在奏章中提到“更量放今年租稅”,即請求根據旱災情況減免江淮地區百姓的稅負。
2.出處與曆史背景
- 文獻記載:唐代白居易《奏請加德音中節目狀二件》中明确使用該詞,表明其常用于古代官方文書,體現政策調整的靈活性。
3.現代引申與使用場景
- 部分資料(如)提到“量放”可引申為“處理事務時適度衡量輕重緩急”,強調靈活性和平衡性。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用法。
4.注意區分
- 需與“放量”(指成交量增大,如股票術語)嚴格區分,二者雖字形相近,但意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3)。
網絡擴展解釋二
### 量放:揭示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量放(liáng f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量”和“放”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揭示事物的大小或程度。下面将分别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量”:由“裡”和“乚”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 “放”:由“方”和“攵”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
2. 來源:
“量放”一詞最早出現于《史記·五帝本紀》中,原意是指以尺寸衡量事物,并逐漸引申為對事物大小或程度的觀察與揭示。
3. 繁體:
繁體字“量放”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漢字“量放”沒有任何變化,其字形與現代字形相同。
5. 例句:
- 這份報告準确地量放了公司的發展趨勢。
- 這個實驗能夠量放出樣本的化學成分。
6. 組詞:
- 量尺:使用尺子來測量事物的大小。
- 放大:将事物的大小或程度增加。
- 量表:用來測量事物的工具或裝置。
7. 近義詞:
- 衡量:用來判斷事物大小或程度的标準。
- 評估:對事物進行客觀的判斷或估計。
8. 反義詞:
- 精确:強調事物被準确地測量或揭示。
- 忽略:對事物的大小或程度不予考慮或認真觀察。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了解了“量放”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這些信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