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人化石。1958年在 廣西 柳江 通天岩 洞穴中發現,故名。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所發現的化石有一完整頭骨及部分體骨和肢骨。具有原始蒙古人種的特征。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有不少地方都已發現了當時人的遺迹。在 華南 ,有 廣西 柳江 的柳江人和 來賓縣 的麒麟山人。”
“柳江人”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古人類化石,具體解釋如下:
“柳江人”因1958年發現于廣西柳州市通天岩洞穴而得名。化石包含一具完整頭骨(缺下颌骨)、多個脊椎骨、肋骨、盆骨及股骨等,屬于一名約40歲的男性個體。
早期認為其生存年代為約5萬年前,但2024年最新研究通過地層學與鈾系測年,将年代修正為距今3.3萬至2.3萬年,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
《柳江人》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來自廣西柳州市柳江縣的居民。
《柳江人》這個詞由四個漢字組成。拆分後的部首分别是木、月、氵、人,對應的筆畫數分别為四畫、八畫、三畫和二畫。
柳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下轄的一個縣,柳江縣的居民被稱為柳江人。這個詞語通常用來描述這個地方的人民。
《柳江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柳江人》。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經曆過變化。古時候寫《柳江人》的一種寫法是《柳
江
人》。
1. 他是位地道的柳江人,自小在柳江縣長大。
2. 柳江人民熱情好客,讓人們感到賓至如歸。
柳江人民、柳江縣、柳江風俗、柳江方言等。
柳州人、柳東人,這些詞語都指的是來自柳州地區的居民。
非柳江人、外地人,這些詞語指的是不屬于柳江地區的居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