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握篆的意思、握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握篆的解釋

掌官印。印章皆用篆文,故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禁衛·錦衣官考軍政》:“今忽從南司登大堂晉一品,需次握篆,蓋近日新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副将軍某,負貲入都,将圖握篆,苦無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握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職及印章使用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掌握官印或擔任官職。古代官印多用篆文雕刻,因此“篆”代指官印,“握篆”即執掌印信、行使職權()。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背景
    源自中國古代官制,印章(尤其是官方印章)普遍采用篆書字體雕刻,故以“篆”代指官印()。

  2. 古籍例證

    • 明代《野獲編》提到“需次握篆”,指官員等待正式任職掌印()。
    • 清代《聊齋志異·局詐》中“将圖握篆”描述某人試圖謀取官職()。
  3. 引申含義
    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精通篆刻或書法技藝,但此用法較少見()。

三、相關用法

四、權威性說明

綜合多個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及古籍引用,該詞主要與官職相關,書法相關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握篆

握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握”的部首是手,共12畫;“篆”的部首是竹,共15畫。

“握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它指的是以蓋印的方式刻寫篆書。篆書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字體,具有濃厚的文化特色。

在繁體中文中,“握篆”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字形相對更加複雜和繁瑣,需要花費更多的筆畫來表達一個字的含義。

這個詞在句子中的用法可以舉一個例子:“他用力握篆,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印章上。”這個句子表達了一個人刻寫篆書的動作。

組詞方面,與“握篆”相關的詞語有:篆刻、篆書、篆帖等。這些詞語都與篆書和刻寫篆文有關。

與“握篆”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用印、印章,它們都指的是使用印章進行蓋印的動作。

與“握篆”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但可以使用不蓋印、不刻寫等詞語來表示相反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