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跛倚的意思、跛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跛倚的解釋

(1).站立歪斜不正,倚靠于物。指不端莊的樣子。《禮記·禮器》:“有司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 鄭玄 注:“偏任為跛,依物為倚。” 孔穎達 疏:“以其事久,有司倦怠,故皆偏跛邪倚於物。” 宋 葉適 《黃端明谥簡肅議》:“故兵部尚書 端明殿 學士 黃公 之狀,言公儼然莊重,坐立有常處,不傾側跛倚;語默有常節,不戲言苟笑。” 元 楊剛中 《俨思齋銘》:“跛倚踞欹,必弛于中。” 明 歸有光 《書沉母貞節傳後》:“母生平未嘗跛倚,不妄言笑。”

(2).偏向于某一方。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書》之一:“其間薦紳道執事介然立朝,無所跛倚,甚盛,甚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跛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詞義解釋

  1. 本義:指站立時歪斜不正、倚靠物體的姿态,形容不端莊的樣子。

    • 根據《禮記·禮器》記載,古代祭祀時如果官員“跛倚以臨祭”,會被認為極不恭敬。鄭玄注:“偏任為跛,依物為倚”,即身體重心偏向一側為“跛”,依賴物體支撐為“倚”。
  2. 引申義:表示偏向某一方,帶有立場不中立或偏袒的意味。

    • 如宋代王安石在《上田正言書》中稱贊對方“介然立朝,無所跛倚”,即贊揚其公正不偏私的态度。

二、出處與引證


三、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原文或王安石文集(來源:搜狗百科、漢典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跛倚》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行走時因為腳或腿部的問題而姿勢不穩,倚靠着一側。下面是關于《跛倚》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跛倚的部首是“足”字旁,它的筆畫數是12畫。 來源:《跛倚》一詞的來源是由“跛”和“倚”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跛”表示行走時腳或腿部有障礙,無法正常行走;而“倚”表示倚靠,依靠,支撐。 繁體:繁體字寫作“跛躄”。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中,“跛倚”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些不同,但基本意思相同。 例句:他一隻腳跛倚着,艱難地向前走去。 組詞:跛行、倚靠、跛足。 近義詞:跛步、跛踉、跛趾。 反義詞:穩步。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對其他内容有任何疑問,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