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f traditional opera) with a complete plot,lasting a comparatively long time]∶指演出時間較長、故事情節完整的(戲曲)
全本西遊記
(2) [complete edition]∶足本;完整無缺的版本
(1).完整無缺的版本。又叫足本。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心經非全本》:“ 秦 譯 唐 譯,皆删節不録,故世謂《心經》非全本。 宋 譯首尾俱全,因其晚出,且字句較繁,誦之者少。” 魯迅 《書信集·緻章廷謙》:“或者 曲老 所見者是此書而非該《窟》全本也。”
(2).完整的戲;完整的戲劇腳本。 清 李漁 《比目魚·借亡》:“第一件,不演全本,要做零齣。”《文彙報》1984.9.23:“患難中得遇貴人相救,無法圖報,今天奉送列位全本《天仙配》。”
“全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完整版本
指内容無删減、保存完整的書籍或文獻,又稱“足本”。例如古籍研究中常強調使用全本,避免因删節導緻信息缺失。
完整戲劇或腳本
特指情節完整、演出時間較長的戲曲或戲劇文本。如《全本西遊記》指包含完整故事情節的戲曲版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作品中的全本應用,可參考、4、6的原始内容。
《全本》是一個詞彙,它指的是一本完整的書籍,沒有删節或缺頁。在出版和閱讀領域中常用于描述一本内容完整的著作。
《全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全」和「本」。其中,「全」的部首是「人」,它的五筆筆畫為2;「本」的部首是「木」,它的五筆筆畫為5。
《全本》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書籍寫作和出版傳統。在古代,書籍往往需要手工翻印,因此一本完整的書籍非常寶貴。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延續并廣泛使用。
在繁體漢字中,「全本」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全本」中的「全」可能會寫作「全部」,而「本」可能會寫作「本子」。
1. 這是一本全本的名著,沒有任何删節。
2. 這個版本是全本修訂,增加了一些額外的章節。
組詞:全篇、全集、全書、全文
近義詞:完整版、原版、全套
反義詞:删節版、精選版、縮減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