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寓的意思、流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寓的解釋

[stay abroad] 在異鄉日久而定居

南北流寓之士,各許還其舊國。——《周書·庾信傳》

長年流寓東南亞

詳細解釋

亦作“ 流庽 ”。1.流落他鄉居住。《後漢書·廉範傳》:“ 範 父遭喪亂,客死於 蜀 漢 , 範 遂流寓 西州 。”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内諸官》:“流寓理豈愜,窮愁醉不醒。”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海外二奇人》:“後盲於目,不能復治生産,流庽 隩門 為通譯以自給。” 碧野 《富春江畔》:“時至千百年後的今天,人民仍然不忘 李清照 流寓 金華 對雙溪的吟唱。”

(2).指流落他鄉居住的人。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三十年之餘,雖西北流寓皆抱孫長息於東南,而君父之大讎,一切不復關念。” 清 郭嵩焘 《拟陳洋務疏》:“其間惟 美利堅 之 金山 , 中國 流寓數萬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流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指因生活所迫或戰亂等原因,流落至他鄉并長期定居。例如:

    • 《後漢書·廉範傳》記載“範遂流寓西州”,即描述廉範因父親客死他鄉而流落西州定居。
    • 唐代杜甫詩句“流寓理豈惬,窮愁醉不醒”,亦體現漂泊他鄉的無奈。
  2. 名詞用法:代指這類流落他鄉的人群。如宋代陳亮提到“西北流寓皆抱孫長息于東南”,強調因遷徙形成的群體。

二、曆史與文學背景

三、現代使用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曆史或文學描述,如“長年流寓東南亞”,強調長期異鄉定居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流寓的意思

流寓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原來的居住地,暫時寄居在别處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流寓的部首是水(氵)和宀(宀),總共有12畫。

來源

流寓最早出現在《四書集注》中,後來被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中文中,流寓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漢字寫法可能會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流寓的基本含義和寫法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因故暫時流寓于友人家中,等待問題解決。

2. 在戰亂時期,許多無家可歸的人流寓在遙遠的地方。

組詞

流浪、流亡、寄居、旅居、暫住

近義詞

流浪、流亡、寄居、旅居、暫住

反義詞

居住、定居、根植、歸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