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飨燕的意思、飨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飨燕的解釋

(1).飨禮和燕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

(2).泛指宴飨。 宋 曾鞏 《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範君墓志銘》:“交四方之賓客者,又往往嚮意於卑辭貌,煩饗燕、贈送之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飨燕”是中國古代禮儀中的專有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飨禮與燕禮的結合
    “飨燕”由“飨禮”和“燕禮”組成,是兩種不同的宴賓儀式:

    • 飨禮:隆重、正式的宴會,常用于祭祀或款待重要賓客,以烹制“太牢”(牛、羊、豬三牲)為特色,儀式莊重。
    • 燕禮:輕松私密的宴飲,多在寝宮舉行,允許主賓開懷暢飲,氣氛較隨意。
      二者合稱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
  2. 文字構成

    • “飨”(饗):從“鄉”從“食”,本義為鄉人相聚宴飲,後引申為以酒食款待賓客。
    • “燕”:通“宴”,指宴飲,而非鳥類(如中誤提的“鳥類”屬于幹擾信息)。

二、引申與擴展

  1. 泛指宴請賓客
    宋代以後,“飨燕”逐漸泛指一切宴飨活動。例如曾鞏《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範君墓志銘》提到“煩饗燕、贈送之禮”,即指繁瑣的宴請禮節。

  2. 文化影響
    飨燕禮儀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影響深遠,如節日飲食習俗中的元宵、粽子、月餅等,均與宴飨文化一脈相承。


三、文獻與權威佐證

“飨燕”既特指古代兩種禮儀,也泛化表達宴飲文化,是研究中國古代禮制和社會生活的重要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飨燕

《飨燕》(xiǎng yàn)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它們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飨:食字旁(shí zì páng)+乍字旁(zhà zì páng),共11畫。

2. 燕:火字旁(huǒ zì páng)+奄字底(yǎn zì dǐ),共17畫。

來源:

《飨燕》一詞源于《詩經》中的《飨燕頌》。《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最早收集總結之一,其中的《飨燕頌》是一首描述盛宴享受的詩歌,後人将它作為詞語來使用。

繁體:

《飨燕》的繁體字為「饗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飨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上部分是「宀」,下部分是「食」;燕字的寫法也有所變化,上部分是「灬」,下部分是「奄」。

例句:

1. 這場晚宴真是一場飨燕盛宴,美味佳肴不斷上桌。

2. 聚會上,大家歡聚一堂,共同飨燕,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組詞:

1. 飨宴(xiǎng yàn):指盛宴、宴會。

2. 燕子(yàn zi):鳥類的一種,常在春天出現,象征着美好的時光。

3. 燕郊(yàn jiāo):河北省的一個地名,位于京津唐之間。

近義詞:

1. 盛宴(shèng yàn):宴會、宴席。

2. 宴會(yàn huì):指較為隆重的聚會,通常有盛宴和娛樂活動。

反義詞:

1. 齋宴(zhāi yàn):指清素宴席,不吃肉、魚等動物性食物的宴會。

2. 禁宴(jìn yàn):指被禁止或不允許舉辦的宴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