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濟災荒。《宋史·趙抃傳》:“知 越州 。 吳 越 大饑疫,死者過半。 抃 盡捄荒之術,療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捄荒”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字形或曆史用法,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捄荒(jū hu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捄(jū)和荒(huāng)。
捄的拆分部首為扌(手部)和巨(大),總計兩畫。荒的拆分部首為艹(草)和黃(黃色),總計五畫。
捄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春耕之初,農民們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清理田地、整理農具等工作,以準備耕種。捄荒原指農民們進行這種農耕前的清理工作。後來,該詞引申為清除夏秋作物殘留、整理田地和設備等農村清理工作的總稱。
捄荒的繁體字為攷荒。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區别。捄的古代字形為捄的甲骨文形,荒的古代字形為黃字的甲骨文形。捄的甲骨文形是手持工具的形狀,以表示整理田地的動作。荒的甲骨文形是草的形狀,象征農田。
例句:
農民們在某個季節開始捄荒,為了準備下一季的耕種。
組詞:
除草、耕耘、整理、清理、打掃、修剪
近義詞:
耕作、務農、種植、農事、農耕
反義詞:
收獲、豐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