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範化的意思、規範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範化的解釋

[normalize] 使合于一定标準

語言規範化

詳細解釋

使合于一定的标準。語文出版社《<語言文字規範手冊>》出版說明:“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标準化、對于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貫徹執行對外開放、對内搞活的方針,以及加強國内外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範化”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明确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通過制定統一标準對事物進行系統性調整,使其符合既定的準則與要求。從漢語構詞法分析,“規”指規則、準則,“範”意為标準、典範,“化”表示轉變過程,整體構成動補式合成詞。

在具體應用中包含三個語義層級:

  1. 标準制定:依據專業領域需求建立可操作的參照體系,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将語言規範化定義為“使語言文字的使用合乎标準”;
  2. 過程實施:通過系統方法消除差異實現統一,如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在GB/T 20000.1-2020中強調“對重複性事物通過制定标準形成最佳秩序”;
  3. 結果達成:形成穩定可複制的行為模式,參考《現代漢語語法研究》(邢福義,2001)提出的“規範是群體約定俗成的交際契約”。

該概念在當代社會具有跨領域適用性,既包括語言文字的正音正字(參照國家語委《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也涵蓋工業生産的技術标準(如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其本質特征體現為動态平衡——既保持标準的穩定性,又隨社會發展進行必要調整。

網絡擴展解釋

規範化的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以下是綜合不同領域的定義和特點:

一、基本定義

規範化指按照特定标準或規則對事物進行統一處理,以确保其符合特定要求。這一過程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教育等領域,旨在提高效率、保證質量并促進發展。

二、核心特點

  1. 統一性與标準化
    通過制定明确的規程、制度或流程,形成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例如程式格式統一、參數嚴格規定等。
  2. 目标導向
    規範化通常以實現最佳秩序或效益為目标,例如數據規範化通過比例縮放或函數映射消除冗餘。

三、應用領域

  1. 社會管理
    如服務流程規範化、道德規範制定等,通過制度約束提升協調性。
  2. 技術領域
    • 數據科學:采用小數定标等策略,将數據轉換為無量綱值;
    • 數據庫設計:通過分解關系模式消除數據冗餘,解決異常問題(如數據庫範式理論)。

四、争議與反思

有觀點認為,過度規範化可能抑制個性與多樣性,例如工業流水線式的統一可能違背自然規律。因此,實踐中需平衡标準化與靈活性。

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場景(如數據庫規範化步驟),可參考相關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特邦頌伯伯撥忙博簺幝幝吃癟出結聰悟膽寒發竪倒賬電路東方作堆焊幹暴感刺稾定高飏閣員枸芑孤詠還會海椶黑鹄角粽疾步浸洗爵韠瀾汗纍離雷陣蓮锷連複玲珑剔透鸾封落日陸通歌鳳履險如夷覓婚念孜孜鳥堞洴澼平昔破寒啓者衰少歲聘素馔提訊同心一意頭谷推搡吐噏绾錯五窦聯珠閑錯祥順錫錠鞋腳手西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