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絕的意思、凝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絕的解釋

[coagulate;condense;congeal;curdle] 凝結不動

冰泉冷澀弦凝絕。——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凝絕不通聲暫歇

詳細解釋

停止;中斷。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水泉冷澀弦凝絶,凝絶不通聲暫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凝絕"在現代漢語中屬于生僻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角度解析:"凝"指液體遇冷固化,如《說文解字》釋為"冰堅也";"絕"表終止、斷絕,《廣雅》注為"斷也"。二字組合後多用于古典文學語境,特指事物在凝固過程中達到斷絕狀态。

該詞最著名的用例見于白居易《琵琶行》"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此處通過通感手法,将琴弦滞澀比作冰泉凝結,生動展現樂聲的戛然而止。這種用法被《唐宋詞鑒賞辭典》評為"以物理狀态摹寫聽覺感受的典範",體現了漢語詞義延伸的意象美。

在古籍文獻中,"凝絕"偶見于描述自然現象,如明代《天工開物》記載冶鐵工藝時提到"鐵汁凝絕則器成",指金屬熔液冷卻固化的關鍵節點。這種專業語境下的使用,印證了該詞在傳統技術術語中的特殊表意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凝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凝絕”指凝結不動或中斷停止的狀态。其中“凝”表示凝結、聚集,“絕”表示斷絕、停止。該詞常用來描述液體凝固或事物突然中止的現象。例如在物理場景中,可形容冰泉因寒冷而凍結;在抽象語境中,也可比喻聲音、情緒等的中斷。

  2. 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經典的出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這兩句詩描繪了琵琶聲因琴弦凍結而驟然停頓的情景,通過“凝絕”傳遞出音樂的滞澀感與情感的蓄勢待發。

  3. 引申與用法
    在古漢語中,“凝絕”還可表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停滞或情感的壓抑。例如《琵琶行》後續的“此時無聲勝有聲”,便是以“凝絕”的停頓營造出更深邃的意境,暗示無聲中蘊含的強烈情感。

“凝絕”兼具物理與抽象的雙重含義,既描述物質的凝結靜止,也用于表達聲音、動作或情感的戛然而止。其文學價值尤其體現在通過短暫停頓強化藝術表現力,這一用法在古典詩詞中較為典型。

别人正在浏覽...

鏖戰般姜鼠背着手邊料蔽塞殘編斷簡鸱夷俦輩猝爾代拆代行大晟俸絹覆舟幹與公冶長歸茔好打鶴林寺滑涽槐安浣滌換鵝書昏罔火谷迦布德迦見委交譽驕詐舉大事開雲見日夔襄蹥蹇連席柳下道兒隆殺麋惑模特兒拇印逆送捧腳清詞球音七夕鍼羣帝宂龊潤朗挼弄少而精神感適心死水宿奸襪船瓦解星散妄取舞榭歌台響抃效級洩流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