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谷的意思、火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谷的解釋

黍的别名。《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雛嘗黍羞” 漢 鄭玄 注:“必以黍者,黍,火穀,氣之主也。” 清 唐甄 《潛書·五形》:“郎中乃發其藏,有穀萬斛。火穀五千,麥如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谷"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獨立收錄的常見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古代文獻用例分析。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字義溯源

  1. 《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743頁)

    火:指物體燃燒時發出的光焰,引申為緊急、熱烈或五行屬性之一。

    谷:本義為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如"山谷"),後引申為糧食作物的總稱(如"五谷")。

    二者組合時,"火谷"屬偏正結構,需依具體語境解讀。

  2.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谷"字強調其"百谷之總名"的本義,而"火"在農耕語境中可關聯"刀耕火種"之法,指焚燒草木以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


二、古代文獻中的特殊用例

  1. 《齊民要術·耕田》引漢代農書

    有"凡開荒山澤田,皆火谷"之載,此處"火谷"指通過焚燒植被開墾的荒地,屬農學術語。

    注:此法即"火耕",見于《史記·貨殖列傳》"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

  2.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

    卷八十六提及"火谷玄滋",喻指煉丹術中火候與藥材的配合,此系宗教文化引申義。


三、現代使用建議

當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火谷"詞條。若需使用,建議明确語境: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650-3.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華經典古籍庫)
  3. 《齊民要術》原文數據庫(國學大師網)
  4. 張君房輯. 《雲笈七籤》[M]. 中華書局, 2019. ISBN 978-7-101-13500-2.

網絡擴展解釋

“火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基本含義:黍的别名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火谷”是黍(一種谷物)的别稱。這一說法源自《禮記·月令》中漢代鄭玄的注釋:“黍,火穀,氣之主也。” 古人認為黍屬火性谷物,與五行中的火相應,因此常用于仲夏時節的祭祀活動。清代唐甄《潛書》中也有“火穀五千,麥如之”的記錄,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用法。

二、引申含義:戰亂之地

作為成語使用時,“火谷”比喻戰火頻繁的山谷,常見于文學作品中。該意象源于古代戰争時期,山谷村落常遭戰火焚毀的場景,後引申為戰争連綿、動蕩不安的象征。

補充說明

  1. 詞源差異:前者屬農事術語,後者為文學比喻,二者需通過上下文區分。
  2. 現代使用:作為谷物别稱的用法已罕見,而“戰亂之地”的比喻仍可見于曆史類文本或成語詞典。

建議具體語境中結合文獻來源判斷詞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鄭玄注或清代《潛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奠白鶴峰白麻子般比闆書崩槎髀髋部門唇呡爨火當局得辠蠹國嚼民放紛浮豔敷政革阓歸注過雷果農鼓眼努睛合岸紅蠃紅袖輝鑴魂飛目斷貨籍活褥虵假吏江路僭先伉倨顆涷恐赫扣背鲙楯羅經濾羅買市夢花明明孽海陪臣國平心持正窮奸極惡曲愛日短至三絶蛇蟠蚓結衰條四倒四域竦傑歲賂銅钹僮約蜼彜午時鄉年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