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安國 或 槐安 夢的省稱。 宋 範成大 《次韻宗偉閱香樂》:“盡遣餘錢付桑落,莫隨短夢到 槐安 。” 元 範康 《竹葉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 槐安 ,怎麼的倒做了兩下離愁。” 明 章綱 《真掌亭賦》:“餘居非 槐安 之舊都,豈 華胥 之故國,雖可追於幻境,亦永慨於陳迹。”
"槐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基本象征
由"槐"(吉祥樹木)和"安"(平安)組合而成,象征安定、平安無事的狀态。槐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吉祥與尊貴,常用于寄托對生活或國家的安定期望。
使用場景
可形容個人心境安甯(如"槐安之境"),或描述社會、國家的穩定局面(如"槐安之治")。舊時吉慶語中常見類似表達,如"安居樂業""竹報平安"等。
指"槐安國"或"槐安夢"的簡稱,源自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故事中主人公在槐樹下入夢,經曆富貴浮沉,後以"槐安夢"比喻虛幻的人生境遇。
例:
作為地名,指貴州省遵義市新舟鎮的槐安村,因漢代在此設置郡縣得名,現為曆史地理名詞。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文學創作或古籍解讀,通常指向第二類典故;現代日常使用則多取第一類象征意義。
槐安(huái ā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槐樹安甯、平安。槐樹是常見的樹種之一,象征平安和安甯。因此,“槐安”表示槐樹所帶來的平安和安甯。
槐安的部首是木(mù),表明與木相關。它總共有13個筆畫。
“槐安”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可能是在古代人們通過觀察槐樹的生長情況,結合其長壽和繁茂的特點,将其與安甯平和的狀态聯繫在一起而得名。
槐安的繁體字為槐安。
古代漢字中的“槐安”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現代的形态。古人使用毛筆在竹簡或紙上寫字,書寫形式略有變化。
1. 他雖然歲數已經大了,但是依然身體健康,祝願他能一直槐安下去。
2. 在這個熱鬧的節日裡,大街小巷都彌漫着槐安的氛圍。
1. 組詞:槐樹、槐花、心安、平安、如意安、安詳。
2. 近義詞:安甯、平和、安穩、甯靜。
3. 反義詞:不安、動蕩、緊張、危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