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绝的意思、凝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绝的解释

[coagulate;condense;congeal;curdle] 凝结不动

冰泉冷涩弦凝绝。——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凝绝不通声暂歇

详细解释

停止;中断。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水泉冷涩弦凝絶,凝絶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凝绝"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生僻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角度解析:"凝"指液体遇冷固化,如《说文解字》释为"冰坚也";"绝"表终止、断绝,《广雅》注为"断也"。二字组合后多用于古典文学语境,特指事物在凝固过程中达到断绝状态。

该词最著名的用例见于白居易《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此处通过通感手法,将琴弦滞涩比作冰泉凝结,生动展现乐声的戛然而止。这种用法被《唐宋词鉴赏辞典》评为"以物理状态摹写听觉感受的典范",体现了汉语词义延伸的意象美。

在古籍文献中,"凝绝"偶见于描述自然现象,如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冶铁工艺时提到"铁汁凝绝则器成",指金属熔液冷却固化的关键节点。这种专业语境下的使用,印证了该词在传统技术术语中的特殊表意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凝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凝绝”指凝结不动或中断停止的状态。其中“凝”表示凝结、聚集,“绝”表示断绝、停止。该词常用来描述液体凝固或事物突然中止的现象。例如在物理场景中,可形容冰泉因寒冷而冻结;在抽象语境中,也可比喻声音、情绪等的中断。

  2. 出处与文学引用
    该词最经典的出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两句诗描绘了琵琶声因琴弦冻结而骤然停顿的情景,通过“凝绝”传递出音乐的滞涩感与情感的蓄势待发。

  3. 引申与用法
    在古汉语中,“凝绝”还可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停滞或情感的压抑。例如《琵琶行》后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便是以“凝绝”的停顿营造出更深邃的意境,暗示无声中蕴含的强烈情感。

“凝绝”兼具物理与抽象的双重含义,既描述物质的凝结静止,也用于表达声音、动作或情感的戛然而止。其文学价值尤其体现在通过短暂停顿强化艺术表现力,这一用法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典型。

别人正在浏览...

按拍八大王背字儿不首唱好是尘气筹厝踶趹丁银多歧亡羊肥饶锋捍扶力公无渡河官销古烈鼓舞欢欣寒窗行僞函轘画罗箭楼蹇修监议铰接寄地机栝敬候近隣击钟食狂蔽梁糲另行灵祉落脱率肆瞒然懋典迷中母钱偏照庆裔区隅上帝赏静山阴乘兴少主水案,水案儿肆募悚慨踏芦渡江恬默同根违碍悟慧无形乡壤香山寺闲丽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