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錯了道,走錯路。謂不合道理。《醒世姻緣傳》第八四回:“你姑夫這話柳下道兒去了!一個幕賓先生,你叫他來看看,你當是在鄉裡僱覓漢哩!” 黃肅秋 注:“柳下道兒去了,差下道去了、走錯道了。 魯 東方言謂趕馬拉的車錯了道,叫做‘柳下道兒去了’。”
“柳下道兒”是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詞義
指“錯了道,走錯路”,比喻行為或言論不合常理或偏離正道。該詞源自魯東(今山東東部)地區的方言,常用于描述趕馬車時偏離正确路線的場景。
出處與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八四回:“你姑夫這話柳下道兒去了!”此處批評他人言行不合邏輯。現代學者黃肅秋在注釋中明确解釋為“走錯道”,并強調其方言背景。
方言背景與用法
原為趕車術語,後引申為對偏離常規行為的批評。例如在魯東地區,若有人行事荒謬,可能被說成“柳下道兒去了”,帶有委婉指責的意味。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屬于曆史方言詞彙,主要出現在文學研究或方言考據中。
總結
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走錯路”的具象表達,映射抽象的行為失當,體現了漢語方言中以生活場景喻理的特點。
柳下道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五個漢字組成。我們可以拆分它的部首和筆畫來進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柳(ㄌㄧㄡˇ)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8。
下(ㄒㄧㄚˋ)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3。
道(ㄉㄠˋ)的部首是辵(走),總筆畫數為12。
兒(ㄦ)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2。
柳下道兒這個詞源自《紅樓夢》,是一個幽默的片語,意思是柳下區公差、巡邏的意思,在小說中用來形容賈寶玉的戲谑行為。該詞語常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事或言行不正經,有跑調、搞笑或有點可愛的意味。
在繁體字中,柳下道兒的寫法保持不變,使用的仍然是「柳下道爾」。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柳下道兒的表示和現代稍有不同。柳字使用的是「柳十三絕腕」,下字使用的是「下卌草頭」,道字使用的是「辵支心」,兒字使用的是「人屍」。
以下是一些使用柳下道兒的例句:
和柳下道兒相關的組詞有:柳絮、下棋、道貌岸然、手下敗将。
和柳下道兒近義詞有:幽默、搞笑、滑稽。
和柳下道兒反義詞有:正經、嚴肅、莊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