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鸱夷的意思、鸱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鸱夷的解釋

(1).革囊。《戰國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聽乎 闔閭 ,故 吳王 遠迹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你一死之後,當取汝屍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吳 伍員 。 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雲陽 , 鴟夷 棄江沙。”

(3).指盛酒器。《藝文類聚》卷七二引 漢 揚雄 《酒賦》:“鴟夷滑稽,腹如大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馬光 《柳溪對雪》詩:“鴟夷賒美酒,油壁繫輕車。” 清 陳維崧 《滿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看鴟夷撲滿,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彜 ”。

(4).即 鸱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西子 下 姑蘇 ,一軻逐 鴟夷 。” 馮集梧 注:“《史記·貨殖傳》: 範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變名易姓,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當年功業,空繫五湖船。” ********* 《留别》詩之二:“ 鴟夷 應笑先生拙,難買輕舟泛五湖。”參見“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鸱夷”(chī yí)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1. 盛酒的革囊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提到吳王将伍子胥的屍體裝入“鸱夷革”投入江中,而揚雄的《酒賦》則描述其形制“腹大如壺”,用于整日盛酒。此類皮囊因形似鸱(貓頭鷹)的鼓腹而得名,兼具實用性與象征意義。

  2. 範蠡的别稱
    春秋時期,越國謀臣範蠡在功成身退後化名“鸱夷子皮”,後人常以“鸱夷”代指他。如唐代杜秋娘詩句“一舸逐鸱夷”,即以“鸱夷”指代泛舟歸隱的範蠡。此别號可能暗喻其如酒囊般能屈能伸、隱忍善變的性格。

其他相關:

該詞兼具器物與曆史人物的雙重文化意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鸱夷

鸱夷,是一個傳統的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拆分部首為“鳥”和“爪”,總共有13個筆畫。該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易經》。

在繁體字中,鸱夷的寫法為「鴟夷」。

古時候,鸱夷在寫法上存在差異。在《康熙字典》中,鸱夷的寫法為「鳷夷」。而在《說文解字》中,鸱夷的寫法為「鴟夷」。無論是哪種寫法,都表示詞語的具體含義,即指代一種猛禽在飛行時的姿态。

例句

1. 在圖書館裡,他如鸱夷般地注視着書本。

2.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鸱夷的銳利。

組詞

衍生自鸱夷的組詞有:鸱張、鸱行、鸱視。

近義詞

與鸱夷具有類似含義的詞語有:狡黠、兇猛、銳利。

反義詞

與鸱夷意思相反的詞語為:和順、溫柔、柔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